书号:998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谁能拒绝毛茸茸
A- A+
阿哥后来不仅精通满蒙汉三语,更以贤德著称,在九龙夺嫡中独善其身,得了个善终——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苏麻喇姑的能耐?

    转眼到了端午,两位公主已经能背诵《三字经》全文。苏麻喇姑别出心裁,让她们用蒙汉双语写在彩笺上,呈给太皇太后当节礼。

    这日伊尔哈去看她们的适应情况时,伊尔哈发现端静的字帖上沾着几根竹熊毛,荣宪的袖口则蹭了墨迹。苏麻喇姑无奈道:"一个惦记着喂食,一个急着去校场看哥哥射箭。"话是埋怨,眼角却带着笑。

    伊尔哈望着窗外两个小丫头手拉手跑远的背影,忽然想起历史上胤裪的结局。她转头对苏麻喇姑道:"您多费心,教她们些...保全自己的本事。"老人家闻言一怔,随即会意地点头,腕间的老银镯叮当作响。

    ……

    纯禧公主作为最早跟随苏麻喇姑学习的长姐,在两位妹妹初来乍到时,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稳重与体贴。她早早地就收拾出自己用过的描红本和笔记,工整地摆在两位妹妹的书案上,每一页边角还细心地贴了签条注明要点。

    每日清晨,纯禧都会提前半个时辰到慈宁宫,帮妹妹们把笔墨纸砚准备妥当。荣宪初学握笔时手总发抖,纯禧就站在她身后,轻轻握住妹妹的小手,一笔一画地带她临摹;端静总记不住蒙文字母的发音,纯禧就编成儿歌,陪她一遍遍唱念。

    钟粹宫的荣妃看在眼里,特意让贴身嬷嬷送来了一个锦盒。里头装着纯禧最爱吃的松子糖,还有一对赤金累丝镯子,镯子内侧刻着"贤姊"二字。布贵人更是亲手绣了个书包,用的是上好的云锦,里头还缝了个暗袋,装着二十个银裸子。

    别的公主阿哥都有额娘贴补,帮着打赏下人,可这些纯禧都是没有的。荣妃心细,特意准备的打赏奴才们用的银钱送给纯禧公主,方便她过得更舒坦些。

    "好孩子,这些银钱你拿着。"荣妃亲自给纯禧戴上金镯时,慈爱地拍了拍她的手,"慈宁宫那些老嬷嬷最是势利,该打赏时别吝啬。"她没说的是,这些银裸子都是特制的,上面刻着钟粹宫的标记——既全了体面,又让人知道两位小公主是有依仗的。

    纯禧果然用这些银钱打点得妥妥当当。苏麻喇姑屋里的炭盆永远烧得最旺,两位妹妹的坐垫永远最柔软。有回端静背书背得嗓子哑了,纯禧立刻让太监去太医院取了秋梨膏,还塞给值守嬷嬷一个银裸子,请她别往上报免得妹妹受责。

    最难得的是,纯禧从不在妹妹们面前显摆自己学得早。每次苏麻喇姑提问,她总是等妹妹们先回答,再补充完善。有次荣宪把《千字文》背串了,急得直哭,纯禧立刻站起来说:"姑爸爸,是孙女昨日教错了韵脚。"硬是把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渐渐地,慈宁宫偏殿成了三位公主的小天地。纯禧的书案上总摆着妹妹们送的小礼物——荣宪编的吉祥结,端静画的竹熊图。苏麻喇姑有回对太皇太后感叹:"纯禧格格这做派,倒让老奴想起当年科尔沁的姑娘们。"

    这日放学,纯禧照例一手牵一个妹妹往回走。荣宪突然从袖子里掏出个荷包:"姐姐,这是我用娘娘给的银裸子买的蜜饯!"端静也献宝似的捧出个竹编小盒:"我给姐姐留了块竹熊最爱吃的蜂蜜糕!"纯禧眼眶一热,突然觉得那些熬夜帮妹妹们温书的辛苦,都值得了。

    ……

    不同于阿哥们五岁起就要习武练箭,公主们的武艺课程向来要晚些。伊尔哈心里虽觉得女儿家也该强身健体,却也不急着在这事上出头。她盘算着,等纯禧她们满了十岁,身子骨长结实些,再向康熙提起不迟。

    眼下看着胤褆带着几个小阿哥在校场拉弓射箭,伊尔哈只是不动声色地记在心里。纯禧偶尔扒着围墙偷看,她也只当没瞧见。倒是有回昭宁闹着要哥哥的小弓,伊尔哈特意让造办处做了把桃木小弩,只说是给孩子们玩耍用。

    "娘娘为何不直接请皇上准公主们习武?"琉璃整理着昭宁玩坏的第三把小木剑,忍不住问道。伊尔哈正在翻看纯禧的功课,闻言笔尖一顿:"急什么?总要等她们长大些再说。"她没明说的是,前朝那些言官正盯着后宫变革,此时提这事反倒容易弄巧成拙。

    倒是有次康熙来用膳,看见昭宁拿着木剑比划,随口夸了句"有满洲姑奶奶的架势"。伊尔哈立刻顺着话头道:"臣妾瞧着纯禧那孩子,腕力比保清七岁时还强些。"见康熙没接话,她也就不再多提,只让膳房多上了道皇上爱吃的鹿筋。

    私下里,伊尔哈却早就在做准备。永和宫的小库房里,已经收着几套特制的骑装——比照公主们的身量逐年放大做的。她还特意嘱咐马房,将来选马时要温顺的母马,毛色得是姑娘们喜欢的枣红或雪白。

    那日苏麻喇姑来闲聊,说起蒙古格格们都是马背上长大的。伊尔哈立刻接话:"可不是,太皇太后当年一杆套马杆,能套住最烈的儿马子。"说着还让琉璃取来新制的马鞭给老人家看,鞭梢特意缠了五彩丝线,既漂亮又趁手。

    转眼春风又绿了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