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纯禧公主已经九岁半了。伊尔哈看着校场上欢跑的孩子们,默默数着日子。等秋狝过后,等台湾战事平定,等皇上过了万寿节...总归要在纯禧生辰前,把这事办妥帖了。
……
荣宪和端静两位公主开蒙后,永和宫一下子清净了不少。往日热闹的庭院里,如今只剩下昭宁公主带着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三个小不点玩耍。昭宁没了姐姐们陪伴,整日扯着哥哥和弟弟的袖子,非要他们陪自己玩过家家。胤祉性子温和,还能耐着性子陪妹妹摆弄布偶;胤禛却总惦记着溜出去看他的小狗,常常玩到一半就找借口开溜。
翊坤宫里,宜妃正和姐姐郭络罗氏说着体己话。姐妹俩对坐在暖炕上,中间的小几摆着新摘的桂花蜜饯。
"要我说,五公主也该送去永和宫了。"宜妃捏着蜜饯却无心品尝,压低声音道,"如今那儿就三个孩子,正是好时机。"
郭络罗氏会意地点头:"是这个理儿。永和宫的孩子,哪个不是常常见着圣颜?"她凑近妹妹耳边,"听说连四阿哥养的那条狗,皇上都夸过两句。"
宜妃也是心里苦啊。她亲生的五阿哥胤祺养在皇太后膝下,按规矩等七岁开蒙就去尚书房读书,搬去阿哥所住了。
每每去慈宁宫请安,看着儿子对自己生疏的模样,宜妃的心就像被针扎似的疼。可皇太后的面子摆在那儿,她连多抱一会儿孩子都不敢,更别提早早接回身边了。
如今姐姐的五公主到了年纪,宜妃思来想去,只能另辟蹊径。"让丫头去永和宫沾沾光也好。"她对姐姐郭络罗氏解释道,"总比闷在翊坤宫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釉上彩的缠枝纹都快被磨花了。
她不是没想过其他法子,每次康熙过来她都抱着五公主想让康熙多见见,可康熙瞧着面色不好,所以几次下来她也不敢再这么做了。
"我若是太刻意,反倒惹皇上疑心。"宜妃咬着唇对姐姐说,"以为我借着闺女想儿子呢。"这话说得心酸,连带着眼眶都红了。
送去永和宫就稳妥多了,横竖是皇上安排的。况且伊尔哈向来大度,从不拦着孩子们见生母。五公主白日里去永和宫进学,晚膳前就能回来,既不耽误母女亲近,又能常常见着圣颜。
宜妃越想越觉得这事耽搁不得。第二日就借着请安的机会,向伊尔哈提起五公主的事。话说得漂亮:"昭宁公主一个人怪孤单的,不如让五公主过去做个伴?"手指却不自觉地绞紧了帕子。
伊尔哈当然没意见,宜妃和郭贵人愿意送过来,她当然不拦着。五公主已经一周多了,能跑能走的,跟哥哥姐姐们玩也有助于身心健康。
五公主搬进永和宫那日,昭宁高兴坏了,拉着新妹妹的手满院子跑。小丫头献宝似的展示自己的玩具,连最心爱的布娃娃都舍得让出去。胤祉和胤禛也懂事,一个帮着搬妆匣,一个贡献出珍藏的糖渍梅子。
五公主谨记着临行前额娘和宜妃娘娘的叮嘱,一到永和宫就打开了随身带来的小包袱。小丫头先掏出那盒油纸包着的松子糖,小心翼翼地捧到昭宁面前:"姐姐吃……。"声音软糯糯的,还带着点怯生生的颤音。
昭宁眼睛一亮,伸手去抓。
最让人意外的是,她还给胤祉和胤禛各准备了一份礼——给三阿哥的是个青玉笔架,给四阿哥的则是串狗牙项链。小丫头记性极好,连昭宁养兔子、胤禛养狗这些细节,都牢牢记着。
"额娘做哒……"五公主最后掏出个珐琅小盒,里头整整齐齐码着梅子蜜饯,每个都用油纸单独包着,"佟娘娘……吃?"她仰着头看向伊尔哈,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期待。
伊尔哈接过蜜饯,发现油纸上还画着歪歪扭扭的小花,显然是孩子的手笔。她笑着摸摸五公主的发髻:"好孩子,难为你记得这么周全。"转头吩咐琉璃,"去把前儿得的那个西洋八音盒拿来,给五丫头玩。"
几个孩子很快闹成一团。昭宁非要给五公主梳头,荣宪帮着分糖,连最淘气的胤禛都贡献出自己珍藏的弹弓。五公主渐渐放松下来,小脸上终于露出真切的笑容,腕间的金铃铛随着动作清脆作响。
晚膳时分,宜妃特意派贴身宫女来接人。五公主已经和昭宁手拉着手,亲热得像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临行前,小丫头还不忘把没分完的糖果仔细包好,塞进每个哥哥姐姐手里。
"明日早些来。"昭宁扒着门框喊道,"我带你看我的小兔子!"五公主回头用力点头,发间的珠花一颤一颤的,在夕阳下闪着温暖的光。
回到翊坤宫,郭贵人迫不及待地把女儿搂进怀里。听宫女禀报五公主在永和宫的种种,又看见小丫头腕上多出的珊瑚手串,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