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98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谁能拒绝毛茸茸
A- A+
——那只圆滚滚的小家伙正捧着嫩竹啃得欢实,黑眼圈憨态可掬。

    "这...这怕是不好养..."管事太监急得直搓手。伊尔哈却笑了:"无妨,就它吧。去问问膳房,每日多备些嫩竹来。"

    心想这倒好,端静一直过于温柔,伊尔哈怕她嫁去蒙古会被欺负,若是能把这只熊猫养熟了,想来以后得安全就不用担心了。

    回宫的路上,胤禛抱着小狗走在最前头,小京巴在他怀里直拱;胤褆牵着猎犬,腰板挺得笔直;胤祉的狮子狗由乳母抱着,他自个儿攥着根狗尾巴草在后头跟着逗。几位公主的猫都被装在铺了软垫的篮子里。

    昭宁眼巴巴地看着哥哥姐姐们都有宠物,小嘴撅得能挂油瓶。伊尔哈弯腰把她抱起来:"咱们昭宁年纪小,先养只兔子可好?"小丫头这才破涕为笑,搂着姑妈妈的脖子直点头。

    康熙得知永和宫添了一堆活物后,手中的朱笔悬在半空好一会儿。李德全战战兢兢地禀报完,就见帝王揉了揉太阳穴:"竹熊...也敢往宫里带?"

    "回皇上,皇贵妃娘娘说...说是端静公主非要不可..."李德全的声音越说越小。他可是亲眼见过那竹熊的利爪,一爪子能把竹子劈成两半。

    康熙放下奏折,眼前仿佛已经看到御花园被啃得七零八落的惨状:"传旨,竹熊依旧养在兽园。"他顿了顿,想起端静那孩子怯生生的模样,又补了句,"准公主每日未时去探望,叫驯兽司派专人盯着。"

    第二日,端静公主就提着个小竹篮准时出现在兽园。篮子里装着特意让膳房准备的嫩笋尖,小竹熊闻到味道,立刻从假山上滚下来,眼巴巴地凑到栏杆前。端静小心翼翼地递过竹笋,见它吃得香甜,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圆滚滚的脑袋。

    驯兽司的太监看得心惊肉跳,谁知那平日凶悍的竹熊,在公主手下竟温顺得像只猫儿。渐渐地,端静来兽园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带着画本子坐在笼舍外描摹,有时干脆捧着《诗经》念给小竹熊听。那畜生也怪,别人靠近就龇牙,唯独对公主百依百顺,甚至学会了接住她抛来的苹果。

    一个月后,康熙偶然路过兽园,看见端静正指挥竹熊打滚作揖,惊得手中的佛珠都忘了捻:"这...这成何体统?"可当他瞧见女儿脸上罕见的笑容时,到嘴边的训斥又咽了回去,只对李德全道,"去跟驯兽司说,给那畜生修个宽敞些的笼子。"

    渐渐地,端静探视竹熊成了宫里头一桩奇景。有时她来得晚了,那竹熊就趴在栏杆上嗷嗷叫唤,急得驯兽太监直跺脚。最绝的是有回下雪,端静染了风寒不能出门,竹熊竟绝食抗议,最后还是皇贵妃派人把公主的斗篷拿去笼舍里挂着,那憨货才肯进食。

    伊尔哈有回去瞧热闹,正撞见端静教竹熊作揖。小丫头一板一眼地示范,竹熊却总学不会,急得直挠头。那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随行宫人都忍俊不禁。

    ……

    过了正月十五,荣宪和端静两位公主就满七岁了,按规矩该正式开蒙了。伊尔哈盘算了几日,特意挑了个康熙心情好的时候提起这事。

    "苏麻喇姑最是稳重,纯禧跟着她老人家学了不少东西,如今荣宪和端静也到了年纪了。"伊尔哈一边给康熙斟茶,一边细细分说,"两位公主性子静,正适合跟着学些诗书礼仪。"她没提的是,苏麻喇姑通晓满蒙汉三语,又精于骑射,比寻常嬷嬷强出不知多少。

    康熙略一沉吟就准了。他正为台湾战事烦心,只嘱咐了句:"别累着老人家。"转头又让李德全去库房取两方上好的徽墨,说是给公主们习字用。

    消息传到钟粹宫,两位公主的生母连夜准备好公主开蒙的东西,她们虽然是后宫的女人,却也知道读书对女孩子总归是有好处的。

    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日,两位小公主穿着崭新的藕荷色旗袍,规规矩矩给苏麻喇姑磕了头。老人家坐在太师椅上受了礼,从案头取出一对银镯子给她们戴上:"格格们记住,读书明理是第一要紧的。"

    从此每日辰时,就能看见两位公主带着宫女往慈宁宫偏殿去。荣宪总是走在前面,书包上的流苏随着步伐轻轻晃动;端静则抱着竹筒笔匣跟在后面,时不时回头张望——她总惦记着未时要去兽园看竹熊。

    苏麻喇姑教得用心,除了《女诫》《内训》这些必读的,还常讲些蒙古草原的故事。有回教认星斗,老人家干脆带着她们夜观天象,惊得太皇太后连夜派人送貂裘来。

    最有趣的是习字课。苏麻喇姑让两人临摹蒙文字母,端静总把圈儿写得太大,活像她养的那只竹熊滚出来的墨团;荣宪却写得极工整,还被夸像太皇太后年轻时的笔迹。

    宫中确实有些闲言碎语,说苏麻喇姑年事已高,教导公主怕力不从心。几个汉人出身的嬷嬷更是私下嘀咕,觉得这位蒙古老嬷嬷能懂什么诗书礼仪。

    可伊尔哈心里跟明镜似的。她记得清清楚楚,历史上孝庄文皇后去世后,康熙可是亲自把年幼的十二阿哥胤裪托付给苏麻喇姑教养。那位十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