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839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疑云
A- A+
法在公堂上作证的人,归庭客叹了口气,刚想问云海尘要不要离开,可一直没说话的云海尘却在此时开口了:“章大哥,你经营这铺子,每个月能赚多少银子?”

    “不多,除去本钱,”章夫子转了转眼珠想了想:“一二两银子左右吧。”

    一二两银子,比起大多数百姓来说,已经很可观了。

    云海尘又追问:“那昨夜在香行处给长辈祝寿,花了多少银子?”

    章夫子有点儿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归庭客听到这儿都有点儿惊讶了,即便他每个月赚二两银子已经比普通百姓宽裕很多了,可一顿饭吃掉半个月的盈利,合理么?况且看这屋内的陈设用具,这章夫子,不像是那么大手大脚的人啊。

    似是看出了他二人的怀疑,章夫子急忙解释:“真是一两银子,但不是我们自己掏的,我岳父有三个孩子,这一两银子是我们三家平摊的,我们两口子也就出了三百多文,再说了,岳父七十大寿呢,都是为了让老人开心,多花点儿也没什么。”

    若是这么说的话,那倒是合理了。

    要问的两人都问了,章夫子外头还有生意要做,他们也不能打扰人家太长时间,便起身告辞了。

    走在路上,归庭客觉得这案子简单,但又觉得好像没那么简单。

    昨夜解轻舟转身离开去找褚横霜的时候,怎么就偏巧不巧的一个证人也没有,那段时间箫人玉和金照古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居然只有他二人才知道?

    其实这案子,两人心里都是偏向于箫人玉的,单凭昨日那场喧闹来看,金氏祖孙二人就不像什么善人,箫人玉也不像是个恶人。可难就难在,官员不能依照偏向哪一方去断案,若是想定金照古的罪,就得拿出让人心悦诚服的证据来才行,否则表面看上去的一切,都是经不住推敲的云雾,风一吹就散开了。

    归庭客愁眉不展的问:“大人,怎么办,线索断开了。”

    云海尘心里不知在想什么,闻言只说了句:“去时府。”

    时府,据褚横霜所言,昨夜楼里的那三个姑娘,就是被请去了时府奏曲。

    两人又一路打听着来到了时府门前,刚要请门外的守卫去通禀,就听得身后不远处传来一道声音:“你们是……”

    云海尘和归庭客闻声回头,见到来人是一位姑娘,瞧她走的方向,像是要去时府一样,云海尘便道:“在下巡案御史云海尘,这位是在下的侍卫。”

    “噢,听说了,前日县里确实刚到任了一位巡案御史,原来就是大人你啊。”那姑娘边说边走上前:“两位是要去时府?”

    “对,”云海尘见她穿衣打扮不似普通人家,心中预感到什么,便直接问了句:“姑娘是时府的人么?”

    “对,我叫时酿春。”时酿春面对官员并不露怯,许是大户人家教养出来的孩子,也许是她原本就胆识过人,总之时酿春在云海尘面前坦荡自如,一点儿畏缩模样也没有:“你们是来找我爹的么?”

    云海尘:“听说昨夜香行处的三位姑娘被请到府上来奏乐,我二人只是想来问一问此事真伪。”

    “噢这事儿啊,真的,我昨夜也在呢。”

    既然证实了另外那三人昨夜不在案发处,那时府也就没必要进去了,云海尘又问了些别的,待到各个细节都确认过之后,就对时酿春致意离开了。

    归庭客叹了口气:“怎么办啊大人?咱们还能去哪里找证人?”

    云海尘一时也没了头绪:“先回衙门吧。”

    只要是案子就一定会有蛛丝马迹,现在他二人没找到破绽,只是因为查的还不够仔细,因此不能泄气。

    两人回了衙门,刚进入大堂,就见到了再次等候着他二人的燕鸿云。

    云海尘真是纳闷儿了,他一个县令,平日里没有自己的事情做么?

    燕鸿云脸上堆着笑迎上前来:“御史大人,您可算回来了,下官等候您多时了。”

    云海尘挑了挑眉:“怎么,是六房的《新官到任各房供报需知》都准备好了?”

    燕鸿云笑意僵了一瞬,随后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那几个没用的竟还没有将其呈送给大人么?下官一定去催催,大人莫急,莫急。”燕鸿云讪笑了两声,云海尘见他面带迟疑,主动言道:“燕大人有话直说,本官还有事要忙。”

    “噢,也不算什么大事……”燕鸿云见云海尘对自己根本没有多少耐心,就不再犹豫:“就是昨夜那桩案子,大人打算将金照古关多长时间啊?”

    这话问的莫名其妙,云海尘看着他,反问:“本官打算关他多长时间?怪了,这不应当是依照《昭律》处置么,怎么问起本官来了?”

    “呃……”云海尘滴水不漏的把这话给堵了回去,燕鸿云仿佛吃瘪似的,面色有点儿尴尬,但毕竟金永瑞那边他不能不管,是以斟酌着开口道:“大人刚来咱们这兴平县,对县里诸多事情有所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