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6654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三章
A- A+
宏武见长余不在家,原本想做主也把一些集中的好田换给长余,但奈何长富家的不肯,只好让长湖家多让出一块,反正他去了东北,种地的活儿都交给了自己。

    只有红深家还是三块地,挨着六户人家,零零点点的,姓胡的没一家愿意和他们换。红深不在家,老德藩更是指望不上,胡家一门的不给添乱就烧高香了,哪还敢求得他们帮点忙。

    香玉一个人带着孩子,心里倔犟地想,这点苦算什么,不就种个地,来回多跑几趟不就行了,等红深上完三年学回来,日子肯定会好过起来。想着想着,浑身充满了劲儿,仿佛再大的苦也不是难事。

    一天,玲玉带着小俊峰过来玩,香玉正在烧饭,看着锅里的稀玉米糊,还有干瘪难啃的窝窝头,玲玉眼里一热,心疼地说:“香玉,你看小新宇瘦的,大人可以挨,孩子可不能饿着,你缺什么东西就去俺家拿,千万不要这么硬撑着!”

    看着小俊峰快比新宇高二指了,跑得也比新宇快,香玉苦笑着说:“唉,你娘和仙姝他娘都来帮你们带孩子,也有一帮妯娌们帮衬着,家底也比俺厚实。俺弟还小,俺爹不让娘过来,有什么法子呢,只能自己苦一点,不就是三年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可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种着地,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人喂猪,出粪,拉车,割麦,打场,幸好小新宇懂事,从不吵闹,也不挑食。晚上,只要抱着小新宇,看着他香甜熟睡的样子,香玉满身的疲惫就一扫而光,憧憬着一家三口以后的幸福生活,心里就会豁然开朗。

    北方的天气,常年干旱,女人毕竟力气小了些,扛着锄头也刨不开地。香玉就趁天蒙蒙亮爬起来,背着小新宇去地头,清早地里有些雾水,好刨一些,就抓紧干活。

    红根光棍一个,见香玉一个人在地里干活,跑到地边,调戏说:“香玉,看你这身板也干不了活儿,不如俺帮你干,俺有的是劲儿,正没处使,反正红深不在,白天俺就帮你在地里干,晚上咱俩就在家里干,咱们就凑合着过三年得勒!”

    香玉抓起锄头,朝红根刨去,狠狠地说:“再胡说八道,你信不信俺照你脑壳子砸下去!”

    吓得红根提着半条裤子回头就跑,边跑边叫:“这小娘们怎么还这么烈哩,一点玩笑也开不得!”

    田里的畦子不宽,却很长,香玉把孩子放在地头,干一会儿回头望一会儿。仙姝也扛着锄头从地头走过,看见熟睡中的小新宇侧在地上,脸上爬满了蚂蚁,赶紧蹲下去,用手绢给他扑闪干净,朝地里的香玉喊:“你出来干个活儿,带孩子出来干嘛哩!”

    香玉一溜跑回来,满头大汗地说:“放家里俺不放心,一个人儿也没有,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俺要时时看得见他才安心!”

    仙姝心疼地说:“再这么早出来干活,就把小新宇放俺家去,让俺娘帮忙看着,反正现在会走了,也不用喂奶,就让俺娘看着他和方芸一起玩儿就行!”

    香玉抻了抻身上的破褂子,叹着气说:“一天两天应应急还好,总是这样麻烦你们怎么行,这是过日子,自己的难处只有自己扛着哩!”

    香玉说得一点也没有错,自己家再困难,不可能找别人天天帮忙,即使别人有心愿意,自己也决然不能这样,谁家都有难处,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这些活还可以勉强自己一个人应付,最难的是打场。抢收完麦子,堆在场里,要打场还要扬场,一个人干不得这个活,一个女人更干不了这个活。打场的时候,都是每几户人家合好伙儿,四五个男人一起打,女的就在一旁抱麦堆帮忙上场。

    胡家门的人是不愿意带香玉的,恨不得她们家的麦子烂在地里才高兴。即使德藩家和德郡家也不对付,都是各打各的,但人家亲兄弟多,不碍事儿,平时打打闹闹,一到干这活还是能凑到一起的。

    仁忠支书就让自己的三弟仁礼和堂兄弟仁信、仁达,带上仁旗家的,顺便把红深家的也捎上,一起打了。作为以前公社的书记,现在的村支书,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任何村民有困难解决不了。不给村民解难题,那要他这个支书干啥,他心里一直这样想。

    打场的时候,香玉也不能眼睁睁地一点忙也不帮,就把孩子放到仁旗家里,跑到场里帮忙。

    麦场是现做的,一群老爷们儿拉着石碾把一大片麦地碾平,架上打麦机,这些机器应该是苏联时期老款仿制的,一般一次打不干净,好多麦穗还残留着,要再打一次,大热的天一干就是一通宵。

    一个村子没有几台机器,大家都排着队打,有时为了抢机器经常干仗,仁忠书记一边忙着自己家的活,还要一边处理村里的纠纷,也是辛苦得很。

    可这天气偏偏和人作对,平时庄稼旱的时候一滴水也不下,但到了打场和扬场的时候,猛不丁地来一场大雨,令村民们叫苦不迭,淋湿的麦穗是根本打不出的。

    香玉拉着地排车,给场里的人送水去,就遇到过一回。扬了一大半的时候,下大雨了,仁礼他们三家赶紧抢麦子,没有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