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1955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六章 搅乱局面
A- A+
生杀大权,我说王良不会死就是不会死,说我能借此机会因祸得福也绝对能实现,因为我看懂了陛下的心意,他会留我在身边。”

    子规并不是很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更不想打破杜詹的希望,赤手空拳的人如果只能面对赤裸裸的真相而没有缓冲的幻想,那太残酷了。子规左右关怀到入夜才离开,此番他倒是发现杜詹一个极大的优点,就是活得很有韧性,不论环境如何,总能有自己的办法好好活着,不像安甫,刚极则折。

    许尚书年事已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许弗在娘家侍候了有一段时间,今日终于回了家。子规见到她回来,高兴的拥住她,和她讲了许多话。是的,他本是个非常沉默寡言的人,但是面对弗儿的时候,他就不再是那个人到中年依旧刚正严明的理事卿,而像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

    他问弗儿:“都不问问我怎么瘦了,你是别人家的妻吗?”

    许弗拍拍他的背,“瘦了?想吃什么?”

    子规将头担在她肩上,摇摇头,“我不是吃的不好,是你不在我睡不着。”

    许弗笑得宠溺,往后我都陪着你。

    “还有一件事”许弗收起笑容,告诉子规,父亲似乎,很畏惧新君赵彻,准备告老还乡。

    子规向许弗原原本本的讲了王良的事,这样的君王,忠臣难当,父亲的顾虑很合理。不止如此,还有更重要的,许弗说父亲说不打算向君王举荐子规来作这个尚书,“父亲说这是为了保全你,我不是很明白,但如果你希望出任此职,我支持你。”

    子规环住许弗的肩,白介臣的岳丈为保家族势力力排众议将他推向高位,虽然白兄的能力足以担当,但是对于一个帝王,一个任人唯亲的帝王来说,这是一种威胁。他理解岳父的良苦用心,而且他做官,不过想实现为生民立命的抱负,在哪作什么位置,都无甚关系。

    “不必,弗儿,我没那个心思,多点功夫在家陪你,多好。”

    许尚书悄然退位,苏子规无半分举动,朝堂的第二高位空悬,就在大家纷纷猜测新任会是何许人的时候,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任命状下来了。不是其他位高权重的老臣,不是治国有方的大臣,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年画工——杜詹。子规听闻,深感惊诧的同时不得不对杜詹之前的预言深感佩服,他的赌注下的非常准确。岳丈的担忧也有理有据,如果许尚书力荐子规,那么子规这个尚书恐怕会做的非常难,哪一天说不好还会丢了性命。

    这一点,很快在白介臣身上应验。他的官场改革起初进行的轰轰烈烈,许尚书在位时虽两党不和,但对有利之举并不会多加阻挠。杜詹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拿着厚厚一塌名单和他们对应的罪状承在了君王面前,上面的人几乎都是丞相一派的肱骨之臣,罪状更是离奇,几年前的一点疏忽都被列举的头头是道。子规审案,看着送来的罪证,这不是罪证,这是一场政治漩涡,现在的阵仗,怕是游走在漩涡边上的鸭子都要受到波及。

    然而漩涡越来越大,周围的水滴就会顺势而为,跟随着一起旋转,搅合。杜詹的举动一出,两党举报贪腐的帖子像雪花一样飞来,甚至出现了互相诬陷乱扣莫须有帽子的情形,虽然白介臣一再警告自己的下属不得沦为杜党一样的黍狗之辈,但是禁令又怎能阻止许多想往其中跳的人。子规看着自己案牍上的文书,很想一齐将他们都扔出门去,一个职司所每日都在处理这样机零狗杂之事,这个职司全然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清晨,子规坐在案几前发呆,他实在无心一一辨别这些鸡毛蒜皮的举报信,手中无意识的默着几首安甫的诗,幻想着诗中描绘的那种君明臣贤百姓安居的日子。一个衙差进门通报,说是监察大人到。子规放下笔,无奈的摇摇头,又是来送这类帖子的,真是烦不胜烦。他连衣装都懒得整理,便出门去接,结果没想到,这次人来,不是来给他送案卷,而是来拿他的。

    来人问他,是不是曾在作县令时虚设职位,以骗取俸银。子规苦笑不得,万万没想到,给李铸的俸禄会在这种时候以这样的形式公之于众。他确实虚设了一个职位,但是银子一律是从自己的俸禄中扣除的,并没有多拿一分钱。可惜一通解释之后监察大人仍是拿定了他的表情,似乎根本不在乎这其中的原委。子规终于开窍了一回,开口问:“您是杜尚书的门下还是白丞相门下?”

    来人倒也不遮掩,回答他:“苏大人,白丞相下令彻查贪腐之风,杜门多有不良之气,您与杜尚书交好,一书一画名动京城,他不知有多少银子藏在您这罢。”

    苏子规觉得更是好笑了,甚至就要笑出声,与杜詹交好是实,但白介臣也是同门,这个拿人的理由简直是无稽之谈。他此时只想叫白介臣和杜詹一并来看看,这场闹剧已经发展到了何等滑稽的地步。他要求面见丞相,却被一口拒绝,监察大人说这件事已由他全权办理,子规明白,自己的反应又慢了,介臣的鸡毛飘下来,被有心之人握在手中,竟变成了令箭,狐假虎威当然不能让老虎知晓。

    子规就这样入了狱,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