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98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都是数学惹的祸
A- A+
    胤褆苦恼不已,手指紧紧攥着《九章算术》的竹简边缘,指节都泛了白。他盯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只觉得它们像蚂蚁一般在眼前乱爬。弟弟比他小两岁,却能轻松解出粟米篇的换算题,甚至还能举一反三,而他却连最基础的“粟米之法”都记不住。

    “粟率五十,粝米三十……”他低声念着,可那些绕口的句子就像滑不留手的泥鳅,刚抓住一点头绪,转眼又从脑海中溜走了。

    得知胤褆的苦恼,伊尔哈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她取来一张素白的宣纸,用细毫蘸墨,在上面写下几个奇特的符号——1、2、3、4……

    “这叫阿拉伯数字,比算筹和汉字记数更简便。”她指着那些符号,耐心地解释每个数字对应的含义。胤褆起初有些茫然,但很快眼睛一亮,跟着她念道:“一、二、三……”

    见他接受得不错,伊尔哈又写下几道简单的加减算式:

    胤褆盯着这些符号,眉头渐渐舒展。他试着用手指比划,嘴里小声念叨着,不一会儿就解出了答案,甚至主动问道:“那若是更大的数呢?”

    伊尔哈微微一笑,又教了他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胤褆学得出乎意料的快,不一会儿就能独立算出两位数这样的题目。

    见他兴致勃勃,伊尔哈便顺势取来另一张纸,写下整齐的九行九列数字。

    “这叫九九乘法表,背熟了,计算起来会更快。”

    她指着第一行念道:“一一得一,一二得二……”胤褆跟着她一字一句地读,起初还有些磕绊,但没过多久,他就能流畅地背出前几行。他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像是终于找到了一把解开难题的钥匙。

    “原来算术还能这样算!”他忍不住感叹,手指在纸上轻轻点着,仿佛那些数字不再是令人头疼的符号,而是有趣的游戏。

    眼瞧着天快黑了,窗外的暮色渐渐染深,廊下的宫灯一盏接一盏亮了起来。伊尔哈抬头望了望天色,轻轻合上桌上的书册,温声道:"时辰不早了,这些你带回去慢慢琢磨,别急着一下子全学会。"

    她将写满阿拉伯数字和九九乘法表的纸张仔细叠好,又取来一块素绸包住,递给胤褆:"夜里烛火伤眼,今日就学到这儿,回去早些歇着。"见少年还意犹未尽地盯着桌上的算题,她伸手轻轻点了点他的额头,语气带了几分不容反驳的关切:"若是让我知道你熬夜苦学,明日就不教新的了。"

    胤褆这才乖乖接过绸包,小心地揣进袖中。临出门时,他又忍不住回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纸张,眼中还闪着跃跃欲试的光。伊尔哈站在门边,看着他一步三回头的样子,不由失笑,却仍故意板着脸摆了摆手,示意他快些回去。直到少年的身影消失在宫道转角,她才转身吩咐琉璃:"去小厨房装匣核桃酥,让惠妃宫里的人带回去——这孩子琢磨起事情来,怕是连晚膳都要忘了用。"

    得到了新东西,胤褆第二天一大早就坐不住了。趁着下午武艺课结束得早,他一把拉住准备回毓庆宫的太子弟弟,神秘兮兮地从袖中掏出那方素绸包裹。

    "保成,给你看个好东西!"他眼睛亮晶晶的,献宝似的展开绸布,露出上面整齐排列的阿拉伯数字和九九乘法表。两个小脑袋立刻凑到了一处,在演武场边的石阶上挤作一团。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胤褆小声念叨着,手指在纸上逐行指点。太子起初还有些茫然,但很快就被这新奇的法子吸引住了,跟着兄长一句句地复诵。没过多久,两人就你一句我一句地接龙背诵起来,清脆的童声在空旷的场地上格外清晰。

    背得熟了,胤褆突然抓起一根树枝,在沙地上划拉出"3×4="的字样。太子眨眨眼,立刻会意,用小靴子尖在沙上蹭出个"12"。两人相视一笑,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游戏,你写一题我答一题,渐渐竟较起劲来。树枝在沙地上划得飞快,从简单的"2×5"渐渐升级到"7×8",演武场边满是窸窸窣窣的运算声和偶尔爆发的欢笑声。

    侍卫们远远守着,只见两位小主子头碰头地蹲在沙地前,杏黄的袍角和石青的衣摆都沾了尘土也浑然不觉。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沙地上的算术题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最后密密麻麻布满了整片空地。

    ……

    两个孩子对阿拉伯数字和算术表现出了惊人的热情。每逢休沐日,天刚蒙蒙亮,永和宫的宫人们就能听见殿外传来轻快的脚步声——胤褆和太子总是最早到的,两人怀里抱着厚厚的宣纸和笔墨,眼睛亮得像晨星。

    起初,伊尔哈只是教些简单的个位数运算。可不过两三次课后,两个孩子就能举一反三。太子会趴在案几上,小手攥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列竖式;胤褆则喜欢掰着手指验算,嘴里还念念有词。有次下着小雨,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都没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整个下午殿内只听得见毛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和偶尔迸发的欢呼:"姑爸爸,我算出来了!"

    到第五个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