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98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德嫔再有孕
A- A+
赏吧。"伊尔哈示意琉璃去开库房,自己则继续给女儿调整项圈的大小。铜镜里映出她平静的眉眼——这位戴佳氏她见过两次,是个温顺安静的姑娘,父亲只是个五品郎中。

    康熙的赏赐倒是来得快,可不过是最寻常的绸缎药材,连个像样的头面都没有。更耐人寻味的是,圣旨上只说了"好生将养",对位分之事只字未提。景阳宫的管事太监在永和宫外转悠了半天,到底没敢进来讨主意。

    "娘娘,这贺礼..."琉璃捧着装好的锦盒迟疑道。里头除了一对寻常的金镯,还有伊尔哈添的两匹松江棉布——最适合给新生儿做小衣裳。

    "你亲自送去。"伊尔哈把昭宁抱到膝上,握着孩子的小手往礼单上按了个朱砂印,"就说本宫说的,让她安心养胎。"她没说的是,瞧皇上这态度,这孩子生下来怕是要抱给别人养。

    雪越下越大,琉璃回来时肩上落了一层白。说是戴佳氏跪着接的赏,瘦弱的身子裹在半旧的藕荷色棉袍里,接赏时手都在抖。景阳宫地龙烧得不旺,窗纸上还有破洞漏风。

    伊尔哈听罢,又让添了筐银丝炭送去。转头看见昭宁正和胤禛玩雪,两个孩子裹得像小球似的,不由叹了口气——同样是龙种,有的孩子金尊玉贵,有的却连生母的名分都难保。

    而且她隐约记得前世历史上,戴佳氏所出的七阿哥胤祐,似乎是天生足疾。思及此,她立即唤来孙太医,特意嘱咐道:"戴佳庶妃这一胎,你们太医院须得格外上心,尤其是..."她顿了顿,指尖在案几上轻叩,"尤其是胎儿四肢发育的情况,每月都要仔细诊察。"

    孙太医领命而去后,伊尔哈又让琉璃从库房找出一匣子上等阿胶,连着几包安胎药材,亲自盯着人包好。她执笔在礼单上添了句"望勤做按摩",墨迹未干就吩咐道:"把这些送到景阳宫,就说...就说冬日天寒,孕妇最易气血不畅。"

    转眼到了年关,各宫都在准备过年事宜。伊尔哈特意在请安时留意戴佳氏的肚子——已经显怀的孕肚将素色宫装撑得紧绷,可那张清秀的脸上却不见多少喜色。趁着众人不注意,伊尔哈悄悄塞给她一个绣着五毒纹的香囊:"挂在床头,能安神。"

    ……

    宜嫔生产那日,翊坤宫里外都透着喜气。她熬了整整一夜,终于在晨光熹微时诞下五阿哥。当康熙亲自前来,看着襁褓中健康红润的婴孩,当场赐名"胤祺"时,宜嫔苍白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臣妾谢皇上恩典..."她虚弱地支起身子想要行礼,话音未落却听见康熙对身旁的嬷嬷吩咐:"把五阿哥抱去慈宁宫,给太后养着。"

    殿内瞬间寂静。

    宜嫔躺在锦被间,脸色苍白如纸,额角的碎发还湿漉漉地贴在脸上。听到康熙要将胤祺送去慈宁宫的消息时,她搭在锦被上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指甲几乎要陷进绣着石榴多子的缎面里。

    "臣妾...谢皇上恩典。"她的声音轻得像一缕烟,却字字清晰。唇角甚至扬起一抹得体的微笑,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单薄。

    产房里的血腥气还未散去,宜嫔已经撑着身子坐了起来。她亲手给胤祺系上早就准备好的金锁片,指尖在孩子脸颊上停留了一瞬,又迅速收回。"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吧。"她对乳母说这话时,眼睛一直望着窗外那株开得正盛的海棠。

    等乳母抱着孩子退出殿外,宜嫔才像被抽了骨头似的软倒在枕上。她侧过头,将脸埋进被褥里,只有微微颤抖的肩膀泄露了情绪。再抬头时,面上已经恢复平静,甚至还能吩咐宫女:"去把我那对翡翠镯子找出来,给太后娘娘送去,就说...给五阿哥添福。"

    伊尔哈站在屏风旁,看着宜嫔这般作态,心里像堵了团棉花。康熙宠爱宜妃也是真的宠爱,毕竟她漂亮情商还高,可薄情也当真是薄情,孩子刚出生就要抱走。

    那翡翠镯子是宜嫔的嫁妆,平日里碰都不让人碰,如今却要拿去给抱走自己孩子的人"添福"。

    "妹妹若是难过..."伊尔哈刚开口,就被宜嫔打断。

    "姐姐说笑了。"宜嫔撑着身子坐直,甚至还理了理鬓发,"能养在太后跟前,是胤祺的福气。"她说着伸手去够茶盏,可指尖抖得厉害,盏盖碰着盏身,发出细碎的声响。

    殿外传来孩子的啼哭声,渐渐远去。宜嫔突然挺直了背脊,像是要把最后那点声响也听得真切些。

    ……

    幸好太后并非真要拆散这对母子。每次宜嫔去慈宁宫请安,老人家总是笑呵呵地招手:"快来看看小五,今儿又胖了些。"说罢便让嬷嬷把襁褓中的胤祺递到宜嫔怀里。

    宜嫔起初还拘谨,只敢虚虚地抱着。太后见她这般,索性把暖阁里伺候的人都打发出去:"你们娘俩说说话。"殿门一关,宜嫔的眼泪就止不住了,滚珠似的落在胤祺的小脸上。孩子被滴醒了也不哭,反倒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够额娘耳边的流苏。

    后来宜嫔渐渐放开了胆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