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98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地震来临
A- A+
人坐在绣墩上,手里捧着的茶盏已经凉了,却仍不自觉摩挲着盏沿——那里有道细小的裂纹,是隆科多小时候摔的。

    "你弟弟如今像变了个人。"她声音压得极低,眼角却带着掩不住的笑意,"前儿主动请缨去整顿护军营的武库,连老王爷都夸他条理分明。"说着从袖中取出封信,"这是他亲手写的《兵械养护则例》,说要请贵妃娘娘指点。"

    伊尔哈接过信笺,指尖抚过上面工整的字迹——这哪是当年那个逃学斗鹌鹑的混世魔王能写出来的?她忽然想起穿越前历史书上那个"佟半朝"的隆科多,心头蓦地一软。

    窗外传来孩童的笑闹声,昭宁公主正被乳母抱着摘桂花。佟佳夫人望着小公主肉乎乎的侧脸,突然红了眼眶:"你阿玛如今也转了性子,前日亲自盯着三房那几个小子背《圣谕广训》,连最顽劣的那个都......"

    "额娘,"伊尔哈轻轻按住母亲发抖的手,"家里好,我在宫里才能安心。"

    这句话像打开了什么闸门。佟佳夫人从荷包里掏出个小小的金锁片:"这是隆哥儿打的头一件差事得的赏赐,他非要我带来......"锁片不过铜钱大小,却錾着精细的"忠孝"二字,背面还刻了朵小小的木兰花——那是伊尔哈闺阁时最爱的花样。

    暮色渐浓时,佟佳夫人告退出宫。伊尔哈站在廊下,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比来时挺直了许多。秋风卷着几片早落的桂花瓣,轻轻落在她掌心那枚金锁片上。

    远处传来内务府太监试灯的吆喝声,今晚的中秋宴快要开始了。

    琉璃过来添茶时,发现主子正对着锁片出神。那上面"忠孝"二字的刻痕里,还留着些许未擦净的金粉,在夕阳下闪着微弱却倔强的光。

    ……

    中秋的满月悬在紫禁城飞檐之上,乾清宫前的广场上铺开了数十张八仙桌。亲王郡王们按爵位依次落座,女眷们的珠翠在宫灯下流转生辉。保清带着几个小阿哥在席间穿梭,偷偷往袖子里藏月饼;纯禧公主、荣宪和端静挨在一起,小声比较着谁得的兔儿爷更精致;连平日严肃的裕亲王都多饮了两杯,正拉着恭亲王回忆儿时偷供果的趣事。

    伊尔哈坐在嫔妃席间,看着康熙亲自为太皇太后剥蟹粉小笼——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说"皇帝也吃"。德嫔挺着微凸的孕肚,正与宜嫔交换绣样;惠嫔则忙着给保清擦嘴角的油渍,那孩子刚啃完一只桂花鸭腿。

    忽然一阵琵琶急响,教坊司献上新排的《霓裳羽衣曲》。水袖翻飞间,太子保成悄悄溜到伊尔哈身边,小手献宝似的捧出个月饼:"姑爸爸吃!特意留了蛋黄馅的!"

    月光漫过蟠龙柱,将满堂欢宴笼在柔辉里。这一刻没有前朝纷争,没有后宫算计,只有此起彼伏的笑语和孩童们追逐玩闹的身影。昭宁公主在乳母怀里咿呀学语,十阿哥抓着月饼在席间摇摇晃晃地走,惹得众人一阵惊呼——他竟把月饼塞进了打盹的简亲王手里!

    子时的更鼓响起时,康熙命人抬出早已备好的烟花。随着第一朵金菊在夜空绽开,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仰头望去。伊尔哈借着火光瞥见太皇太后悄悄抹泪,而康熙正握着太子的手,指向天边最亮的那轮明月。

    烟花落尽后,宫人们捧着应节的玉兔灯引路。离席的亲王福晋们还在讨论方才的蟹酿橙,小阿哥们则互相炫耀分到的兔儿爷泥塑。保成困得直揉眼睛,却还惦记着要把剩下的月饼带给尚书房的师傅。

    夜风拂过满地的桂花香,伊尔哈回头望了望渐散的宴席。

    ……

    中秋过去,宫中受关注的事情就是承乾宫德嫔娘娘的身孕了。在众人猜测这一胎是男是女时,承乾宫发动了。伊尔哈听到消息后就赶了过去,乌雅氏一直对她很亲近恭敬,两宫离得近,她也不该去的太晚。

    伊尔哈赶到时,德嫔的痛呼声已透过雕花窗棂传了出来,一声比一声紧。

    "娘娘怎么亲自来了?"承乾宫的管事嬷嬷慌忙迎上来,手上还沾着水渍,"产房血气重,您还是在偏殿......"

    伊尔哈摆摆手,目光扫过廊下捧着热水来回穿梭的宫女:"本宫就在这儿坐镇。"她解下腕上的翡翠镯子递给琉璃,"去请孙太医,就说本宫说的——务必用上好的老山参。"

    殿内突然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接着是稳婆急促的指挥声。伊尔哈指尖一颤,想起历史上乌雅氏生雍正时险些难产的记载。她不动声色地攥紧了帕子,面上却仍保持着贵妃应有的镇定。

    "贵妃娘娘......"一个小宫女红着眼眶捧出个锦囊,"我们主子说,若是......若是情况不好,求您护着小主子......"

    锦囊里是枚温润的羊脂玉佩,背面刻着"长乐未央"四字——正是伊尔哈去年送给德嫔的生辰礼。殿内的呻吟声忽然弱了下去,伊尔哈猛地起身:"告诉你们主子,本宫应了。但玉佩——"她将锦囊塞回宫女手中,"让她自己给孩子戴上。"

    朝阳终于冲破云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