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98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太子弟弟真可怜
A- A+
好的羊肉,还未来得及放入昭宁碗中,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太监尖细的通报声:"皇上驾到——"

    太子不在,康熙自己在乾清宫觉得有点孤单,想着永和宫表妹这里热热闹闹的,更衬得他像孤家寡人了。尤其今日还是初一,去别的宫里也不大合适,干脆起身来了永和宫,跟孩子们一起用午膳。

    暖锅的热气氤氲中,伊尔哈连忙放下筷子,带着一屋子孩子起身接驾。孩子们手忙脚乱地整理衣冠,五公主的小围嘴都来不及解,就这么歪歪扭扭地跟着行礼。

    康熙大步走进来,目光扫过满桌的火锅食材和一屋子红扑扑的小脸,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都起来吧。"他伸手扶起伊尔哈,顺势在她耳边低语了一句,"朕在乾清宫批折子,听着这边热闹得很..."

    伊尔哈会意,立即吩咐琉璃添置碗筷。康熙自然而然地在上首落座,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火锅,忽然想起幼时在慈宁宫,太皇太后也是这样带着他们兄弟姐妹围炉用膳。

    "皇阿玛尝尝这个!"胤礽机灵地给康熙夹了片羊肉,"是姑爸爸特意让人切的,可薄了!"

    康熙笑着接过,发现孩子们虽然拘谨了些,但眼中的欢喜藏都藏不住。昭宁甚至大着胆子把蘸料碟往他面前推了推:"汗阿玛,这个不辣,您试试?"

    暖锅的热气模糊了视线,康熙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忽然觉得乾清宫的冷清恍如隔世。他接过伊尔哈递来的酒杯,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吉祥话,连素来安静的端静都壮着胆子敬了杯甜酒。

    "都动筷子吧。"康熙一声令下,殿内顿时又热闹起来。

    ……

    午膳过后,暖锅的余温还在殿内氤氲。康熙坐在窗边的太师椅上,看着孩子们渐渐卸下拘谨,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胤礽第一个凑上前,挺着小胸脯汇报《论语》的进度;昭宁迫不及待地展示新学的刺绣;胤祉和胤禛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骑射课上的趣事。最让人意外的是小胤祺,这孩子被乳母抱到康熙跟前时,竟用蒙语结结巴巴地说起了新年吉祥话。

    "阿布...额吉...赛音..."小家伙掰着肉乎乎的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康熙难得地没有催促,反而俯下身耐心听着,时不时用蒙语回上几句。伊尔哈站在一旁,看见皇上眼中闪过的柔和——那分明是想起自己幼时在慈宁宫学说话的回忆。

    轮到五公主时,小丫头害羞地躲在伊尔哈身后,只探出半个脑袋。康熙也不恼,变戏法似的从袖中掏出个精致的布老虎:"来,告诉汗阿玛,最近在读什么书?"

    布老虎的诱惑终于战胜了胆怯,五公主细声细气地背起了《三字经》。康熙听完,竟亲自把她抱到膝上,指着布老虎的眼睛教她认"日月"二字。这场景看得伊尔哈都有些恍惚——平日在乾清宫威严的帝王,此刻竟像个寻常人家的慈父。

    待最后一个孩子说完,时间已经不早了。

    康熙准备带着太子回到乾清宫继续批折子,这样的一对一教导的特殊待遇,让伊尔哈忍不住看了胤褆一眼,担心他会难过。

    结果她在胤褆的眼中看到了……同情?

    伊尔哈眨眨眼,以为自己看错了。

    康熙牵着太子的小手离开永和宫后,胤褆非但没有半点难过,反而皱着小脸,一脸忿忿不平的模样。

    "佟娘娘!"胤褆一个箭步窜到伊尔哈跟前,拽着她的袖子就抱怨起来,"您说汗阿玛是不是太过分了!太子弟弟才多大啊,就要被拎去批折子!"他气鼓鼓地比划着,"那么厚的折子堆,我看着都眼晕!"

    伊尔哈愣了一下,随即忍俊不禁。她原以为胤褆会嫉妒太子独得圣宠,没想到这孩子竟是心疼弟弟。昭宁也凑过来帮腔:"就是就是!上次太子哥哥回来,手指头都磨出茧子了!"

    "还非得背那么多书..."胤褆掰着手指数落,"《论语》《孟子》《资治通鉴》...我听着都头疼!"他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佟娘娘,要不咱们想个法子,把太子弟弟偷出来玩会儿?"

    伊尔哈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揉了揉胤褆的脑袋:"你呀..."

    ……

    日头渐渐西沉,永和宫檐角的琉璃瓦映出橘红色的余晖。伊尔哈看着满屋子玩闹后东倒西歪的孩子们,轻轻拍了拍手:"好了,时候不早了,都该回去了。"

    昭宁正和五公主头碰头地翻花绳,闻言立刻撅起小嘴:"皇额娘,再玩一会儿嘛..."

    "你额娘怕是早就备好了新衣裳等你呢。"伊尔哈笑着替她理了理散乱的鬓发,又转头对胤祉和胤禛道,"荣妃娘娘昨儿还跟我说,给你们缝了新春的荷包。"

    提到生母,几个孩子这才依依不舍地起身。伊尔哈挨个给他们系好斗篷,又往每人手里塞了个暖手炉。她望着廊下等候多时的各宫嬷嬷们,心想这些做娘亲的,此刻定是望眼欲穿地盼着孩子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