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75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17 章
A- A+
捉到那道卓然不群的身影后,赵云先是疾追一段,而在看清楚情形后,又骤然提缰勒马。

    即便他不这么做,对危险感知敏锐的马也不愿前进了。

    爱驹不安地垂首,身躯颤抖,赵云的呼吸亦骤然变得急促。

    他并未继续接近十步开外的虞临,而是目光谨慎,不断地打量虞临。

    见他反应奇怪,虞临不禁往四周看了看,有些困惑,但确实未发觉有什么异样……

    不过此时的他,到底比在荆州时稍通了一些人情世故。

    排除其他因素后,虞临看向了身/.下这头自从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就莫名死气沉沉的坐骑,自认找出了原因。

    “它不会乱咬人的。”

    虞临诚恳地解释道。

    大概是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在众人心惊肉跳的注视下,他还轻描淡写地拍了闷不吭声的坐骑脖颈一下。

    那白皙的手心落在厚实的毛发上,看似轻松,却发出了重锤击物似的闷响。

    人们于是满面惊悚地看着这头站起来比人要高大雄壮太多的棕罴,在一动不动地挨了这不知是轻是重的一下后,哪怕厚重的身形都叫那一击惹得晃了一晃,也只是默默地重新站稳了。

    既然没有抬头咆哮,也没有发狂地胡乱进行攻击。

    始终安静得如同一头死熊。

    意识到这点后,众人更是寒毛直竖。

    能将这种野性不驯的凶兽,折磨得反抗的意志都荡然无存……只可能是更可怖的恶兽。

    展示完毕后,虞临又抬眼看了看他们,眼神好似平静无害。

    赵云的倒只是有些僵硬,可跟在他身后的那一行青壮则各个脸色青白,连毛发都明显地因悚然炸开了。

    虞临微微蹙眉。

    看来还是不行。

    意识到这点后,他只得惋惜地放走了才磨合了不到两天的坐骑。

    可惜了,他原本还挺满意它的:不像是那种被称为虎的野兽,皮毛固然比较柔软,体温也合适,但腿实在太短了些。

    他即使稍蜷着腿,在虎跳蹿也难免曳地,极容易弄脏衣物。

    这次的则大为不同:这头兽非但背肌宽阔厚实,还能站立着行走。

    只是长相可能比较丑陋,让赵云的同伴们都无法接受。

    那头巨罴得到释放,也只是温驯地低头趴着,并没有挪动的意思。

    直到虞临用自认为很轻的力度推了它一把——只是从结果上来看,那样的力道就跟稚童不知轻重地摆弄玩具一样、轻易将那庞大身躯推出了足足一丈多后——它才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变化。

    于是迈着游魂般的脚步,全程无视冷汗直流的众人,自顾自地蹒跚远去。

    “呼。”

    不知是谁先吐了口气,血色慢慢地回到了自认劫后余生的他们脸上。

    那覆面上的眉目仍然光丽平和,他们却心有余悸,胸撞疾如擂鼓。

    既不敢直视虞临,也不敢大声说话。

    他们满心敬畏,只小声对赵云发表感慨:“子龙,你可不曾提过要来寻的,是这么一位神人!”

    哪里像是需要他们帮助的架势!

    赵云亦有些哭笑不得。

    那日见虞临径直离去,他惊愕之余,以为对方年轻气盛,听闻匈奴骑猖獗后难免做出激怒之举,也不假思索地跟了上去。

    ——却哪里料到同是步行,不过片刻功夫,他就被行如霹雳的虞临给远远甩开了。

    等追到城门,更是从陷入震惊的其他人口中得知了对方捷然翻出城去寻人的奇举。

    瞠目结舌之余,赵云别无他法,只得回头取马,再设法召集邺城中数位擅弓马的常定乡人,陪自己前去救人。

    万幸赵氏于冀州还算有些薄望,他昔日又为常山州郡所举,颇识得些人,匆忙下也能召集来到几位来。

    但这一来一去,已经折腾了大半日,在不知虞临具体去向的情况下寻人,无疑如大海捞针。

    若不是沿途有一行匈奴骑遭“汉诅”的传闻,他已完全不抱希望,眼下也快准备领同伴回程了。

    谁曾想就在折返点,会迎面遇上孤身无马行于荒原中,神态往常如旧的虞临。

    他果真只身孤胆,西去数百里至胡居腹地了——再次出现时,还从容淡定地骑坐在一头于当地凶名赫赫的巨大熊罴上。

    赵云定定的眼里倒映这个不知该说胆气纵横、或是莽撞草率的身影,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若说虞临此时形容狼狈,风尘仆仆也就罢了。

    偏他乱跑一通,现在看着竟一如常日光丽,于凶险万分的胡地亦如闲庭漫步,从容闲雅……不对,观其骑熊的惊世之举,足以看出对方恐怕才是最为凶险的存在。

    意识到这点后,赵云连胸口那股气都发不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