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61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11
A- A+
    院门一关,屋门一闭,这处院落就都剩下了自己人。

    黑羽说:“检查过了,没有暗哨。”

    祈澜捧着自己的专属甜罐,从里面抠糖吃。白羽从怀里拿出一个牛皮纸包:“公子,先吃这个吧,摊主说包甜的。”

    其他护卫好奇:“你还真买烤地瓜了?还以为是随口编的。”

    “当然是真买了,不然像你们吹牛公子一顿饭八个菜三个汤吗?”

    “那不是让王庄主端正态度嘛,小事小事。”

    祈澜也觉得是小事,并不在意自己是被打上骄奢淫逸亦或是饭桶的标签,他现在只关心一个问题:“说一下镇上的情况,都打听出什么来了?”

    先一步到笺友镇探听消息的两名护卫站出来说:“按照公子的吩咐,我们到笺友镇的第一时间就放出了听雨楼要来巡产业的消息,医馆,富贵山庄确实派人到华鹊医馆打听公子的行踪,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异常,看起来他们也不确定公子是否真的会来。”

    祈澜问:“富贵山庄和王庄主在镇上的风评如何?”

    护卫说:“怪就怪在这儿,镇上的百姓对这位王庄主的态度非常奇怪。”

    “善堂的老人都说王庄主是天底下最和善的乡绅,富贵不忘本,有兼济天下的仁义之心。”善堂的老人们对王先奉的印象非常好,他们是发自内心地对王先奉感恩戴德。据他们说,王先奉从来也不嫌弃他们这些老弱病残,不仅管他们的吃喝,还总是来善堂跟他们唠嗑。可惜三年前的大火后王庄主身体有亏,就不怎么出现了。

    祈澜思索:“这个三年前的时间倒是和王大他们的说法对上了。”

    护卫接着汇报:“我们又去了镇上的酒楼,早点铺和茶馆,青壮年对富贵山庄都是敬而远之,仿佛富贵山庄是他们的禁语。还有个很奇怪的事,在街上玩闹的小孩子特别少,能看见的也就是三四岁的小孩儿,再大些就见不到了。”

    祈澜问:“王大说三年前那场大火把学堂烧毁了,镇上可有再建?”

    护卫摇头:“并没有,甚至连学堂的遗迹上都重新翻了土,那里种满了花,已经看不出来了。”

    其他护卫也都听出了猫腻。若是因为自家孩子在大火中被烧死,从而对富贵山庄有怨恨倒也说的通,可远远不至于全镇的人都对富贵山庄和王庄主闭口不提。西南地区孩子多,人多又密,护卫在这边待了几日竟是很少见到孩童,实在说不过去。照这个情形,谁还能看出王庄主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善人,大恶人还差不多。

    祈澜问:“医馆什么态度?”

    “医馆管事是原先跟着门主办事的老人,来这边也三四年了,他对富贵山庄的印象并不好。”护卫说,“虽然富贵山庄每个节令都要从医馆里买很多的滋补药品,做生意的不能品评主顾,但管事对富贵山庄的态度实在称不上热情,甚至连富贵山庄的人用过的茶杯都要扔掉。”

    祈澜说:“这两日找个机会,我要跟管事见见。”

    黑羽点头:“我来安排。”

    富贵山庄的厨子做饭很快,祈澜原本都剥开了新鲜的烤地瓜,一个还没吃完,饭菜就都送过来了。王庄主很是大方,普通的食盒装不下这么多人的饭量,索性把一盘盘煎炒烹炸都装在大桶里,另外单拎一锅米饭,仆从们扛着就进院了。

    祈澜望着一道道菜被摆上桌子的盛况,心里不由啧啧,王庄主果然有钱,连反季节的大白鱼都有这么多。

    “一个时辰后我们再来收拾,公子慢用。”

    祈澜招呼大家都坐下:“边吃边说。”

    这不合规矩,但小公子的话就是最大的规矩。护卫们说坐就坐,在圆桌前围成一圈,只见小公子慢条斯理地把黄橙橙的烤地瓜铺在米饭上,又随机选中一个幸运儿:“说说有什么发现。”

    被指到的护卫说:“山庄里院落很分散,但是又没有高高的围墙遮挡,绿树也不多。”

    祈澜又问右手边的护卫:“你接着说。”

    护卫沉吟片刻:“跟着王庄主到茶棚的随从有京城口音,不像是富贵山庄的家生子。”

    其他护卫已经习惯了祈澜的随堂小考,也跟着发散思路。

    “他们在外面没说话吧?你咋听到的。”

    “当时我站在最边上,王庄主下马之前叹了口气,旁边的随从小声说了句话,像是在刻意模仿西南的口音。”

    “但官话也普及了几年,如果是他官话没学明白,京城西南两边口音都不靠也是有可能啊。”

    “的确有可能。”

    祈澜听着护卫们讨论,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问:“你们谁跟去了王大他们家里?”

    白羽举手:“公子,是我。”

    祈澜把沾了辣油的鸡肉丝和香芹拌进米饭,轻轻抬手:“说说看。”

    白羽说:“王大他们几个人住得近,都在一条巷子里,距离富贵山庄隔着半个镇子,但是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