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72534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章十三:月海浮沉
A- A+
    也不知那兔精的符箓上有何等妙法,沈念施法之际,只觉灵台澄明、身轻体健,倒较他往前修炼时还要轻快三分。他凭借此力凌空而上,不过转眼就到了衡云山顶,眼见四周云雾缭绕,身前庙宇更是金光大放。沈念站在庙外,心中甚是稀奇,若不是衡祖事先透露,他当真不敢相信这金碧辉煌的庙宇竟只是障眼之法。

    “金身塑像……”沈念没有贸贸然轻动,只在仰头端详此庙时低喃了一句,“金身只在外,塑像为破像,怪不得此庙是假。”

    他从前修行随性,自诩悟道不坚,来了此山之后反倒有了几分悟性。他在庙外停了片刻,感到手心热意稍退,便也不敢耽搁,紧接着便迈步而入。

    沈念在庙外时还惊叹此庙恢弘,却不想内里却是另一幅景象。沈念由外而入,已垮了两道门槛,却未瞧见庙内有任何摆设,四周只有泛着淡光的墙壁,再往里看去,目之所及也尽是白茫茫一片。沈念不信邪又往里走,待迈过第三道门槛后,他才见到白雾稍散,屋内正中本该摆放神像的位置,却有一处隆起的石台,石台再往后又是一堵白雾铸就的高墙。

    沈念先不管其他,只先看眼前这座石台。观它模样上窄下宽,倒与人间祭祀的台子颇为相似,只是这石台要小上许多,左右也不过一臂长短。沈念上前一看,又见这石台只到自己腰腹处,顶端竟然盛着一泓清水,台面平整光滑,围成的水镜恰好是铜镜大小。

    一见此物,沈念心中便是一奇,自然而然便想到了兔精所言——山中无明镜,唯有水波平,看来此物便是衡祖口中的“明镜”。然而物虽寻得,却不知该如何使用,这清水波光粼粼,倒是清澈,可是左看右看,这器物也煞是普通,除却能照映自己的模样外并无他用。

    “莫非是哪处出了错?既是他门中宝物,总该有些心法口诀……这又要叫我去何处寻得?”沈念眉头紧皱,双目紧盯着面前这面水镜,想着若是孟涯在此恐怕早已破解迷局,哪还会像自己这般绞尽脑汁也无计可施。

    “不对,他一向是设局之人,断不会教自己落得此般境地。”

    沈念骂了他几句,心中正在叫苦,双眼也在石台上看了又看,不经意间竟真在石台边际发现了些许端倪。原来这石台外沿也呈现圆形,内里凹陷处也不过只占了台子的一半,外圈还有大片盈余,沈念所觉出的异样,便在这外圈石台之上。

    他又俯身凑近些许,手指轻覆在其上,抚摸之下,果觉有异!这水镜对侧的两处台面上竟然刻有浅淡纹路。这纹路极浅,沈念要凑得极近才能看清,符画所刻,隐约可见是一座高耸山丘。

    “山……”他口中轻喃,心中又想起衡祖所言“同日而生同日而灭”,不由疑道,“这宝物既与衡祖一体,莫非其上所刻便是衡云仙山?”

    此言一出,石台上竟起了微微晃动,沈念吓得往后一躲,再要细看时,才发觉石台边缘、水镜两侧竟隆起了两座巴掌大小的小小山丘。沈念倒吸了一口凉气,连忙凑上细看,见此山甚是眼熟,正是脚下这座衡云山的微缩模样,而它对侧那座模样一般、大小无二的玲珑山丘,自然便是积山了。

    沈念左瞧右看,见这两座小山与底下石台融为一体,好似起先便在这处,只是这时叫他念了名字才肯现身。

    “你这石头又不会说话,就是现了身也叫我无有办法啊!”沈念气馁道,他用手敲了敲右手边那座小小积山,又合掌哀求道,“若有山神在此,也好显了灵叫我瞧见,你山中孟涯囚我在此,我出不去也寻不着他,实属无奈才会来此!”

    只他说了半晌也不见宝器有动,沈念着实无奈,正当时又觉手心已无热度,他摊开手掌一看,见那歪斜的“道”字只剩了个模糊轮廓,沈念长叹了口气,这时才念起内丹的好处,若有内丹在此,这等灵力早已叫他吸纳入体,哪会一时半晌便消散殆尽?

    然则再想也无益,沈念寻不得召唤口诀,只好一遍一遍反复琢磨起衡祖的话来,毕竟是那老神仙指引自己而来,他话中应该有些线索。

    线索、线索……沈念倚靠在石台上,忽而灵光一闪,自语道:“老神仙所言不多,唯一有用的线索便是这东西与他一体,同日而生同日而灭,一个动不得,另一个却能知万物……知万物,莫非它也有读心之术!?”

    沈念愈想愈觉有理,适才这小山丘突现,也是因为自己心念合一,想到了衡云之名。他心内乍喜,刚要将手覆在左侧那座“衡云山”上,却又在半空中猛然顿住,暗忖道:不对,我要寻的是积山的由来,不该借由衡云之术。若是此物与衡祖一体,又能通晓古今,那为何衡祖会不知道外头的事?此宝诡秘,我需得谨慎行事。

    思及此,沈念往后退了一退,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遭。几番细查之下,他才发觉水镜两侧的山丘形状大小皆是一般模样,竟让人寻不出丝毫差异,沈念见状,更是暗怕道:这石台无有方位,我哪能辨出那座是衡云山,那座是积山?若是寻错了仙山,岂不真要进得去而出不来?

    他脑中思绪纷乱,但也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