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839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出巡
A- A+
身便寻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过去了。

    “诶大人!”归庭客急忙跟上去:“卑职跟您一起!”

    他们歇脚的位置正好挨着一座矮山,想来是有人失足滑落受了伤,云海尘疾步寻了过去,果然见到林中的山石上,正坐着一个背着背篓的的年轻男子。

    云海尘没有多想,走上前便问:“阁下是否受伤了?”

    对方正在揉捏着自己的脚踝,听见有人问话,便抬头相望,午时的阳光从干枯的林间洒下,暖而干燥,空中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清淡里隐藏着一丝妖娆,既无辜,又危险。

    他轻笑了一下:“噢,不妨事,方才不慎崴了一下,并未伤到筋骨,多谢尊台。”

    “噢……好。”云海尘从未见过一个男人能笑的这般好看,他稍稍闪避了一下眼神,借此掩饰自己内心须臾的波动。

    对方却并未发现云海尘那一瞬间的失态,反而闲话道:“尊台不像本地人,是赶路至此么?”

    “嗯,”云海尘心神被那一缕难以捕捉的香气牵引着:“在下确实不是本地人,是要赶往兴平县。”

    “兴平县?”那男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诧:“好巧,我就是兴平县人。”他扶着一旁的枯树站起身,对云海尘抱拳行礼道:“在下箫人玉,尊台是结伴前往么?可需在下引路?”

    随着他站起身,那股子幽香便闻的更清楚了一些,云海尘悄悄嗅了嗅,发觉这香味好像是从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箫人玉,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那三个字么?他不动声色的按下心中的思绪,应声道:“嗯,在下云海尘,知晓前往兴平县的路。只是箫公子既然扭伤了,行路可还方便?若是不嫌,可以随在下的队伍一同前行。”

    箫人玉一听这话,便十分有分寸的婉拒了:“多谢,既如此,就不劳烦尊台了,我并无什么大碍,此间的路也都熟悉,尊台放心便可。”

    “好。”云海尘点了点头,眼神在对方那张清俊的脸上短暂的停留了一会儿,平静无波的道:“箫公子路上小心,咱们就此别过。”

    箫人玉微微颔首:“好。”随着他轻点头的动作,先前那股香气又试探似的钻进了云海尘的鼻尖,这次他可以确定,这味道就是从对方身上传出来的。云海尘带着归庭客抬脚返回队伍,离开前,他的余光略过箫人玉的肩和发,虽然是冬日身着棉衣,但从脖颈处因受冷微微泛红的肤色来看,仍旧不难看出这人清削的身量,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海尘心想,江南一带水软山温,连此处的百姓也这么俊秀不凡。

    “江南真是个好地方。”待到走远了之后,归庭客冷不丁的发出这么一声慨叹。

    云海尘闻言,问道:“怎么?”

    “方才那箫公子生的实在好看,以前在京中,哪见过这等模样的人。”

    “都来江南道巡视两年了,这一路行过的景色不曾听你夸过一句,如今见着一个相貌出挑的男子,却让你这般感慨,”云海尘的兴致比方才好了些,语气也轻快了一点儿:“要不你回去问问那箫公子,家中还有没有姐姐妹妹,若是人家不嫌弃,我可以去帮你提亲。”

    “那还是算了。”归庭客随口一说而已,心中并没有这个念头:“咱们有皇命在身,可不能因为风月耽误了要紧事。”

    云海尘笑了笑:“你倒是尽忠职守。”

    归庭客吹了个哨,痞气的说:“近朱者赤嘛。”

    一队人马吃完饭后便继续赶路了,约莫一个时辰左右,就进到了兴平县内。

    自他们一行进入城门的那一刻,兴平县县令燕鸿云便得知了消息,是以早就带着县衙一干人等迎候在衙门外。

    因此当云海尘下马车的时候,首先见到的,便是县令带着众人对自己行礼:“下官兴平县县令燕鸿云,见过御史大人。”

    巡视江南道十六个县,十个县令里有五个见到自己都是这么一副略显恭维的殷勤之貌,云海尘稍感不适,但对方也算得上热情有礼,因此自己也说不得什么,便淡淡应了句:“燕大人不必多礼。”

    燕鸿云满脸挂笑,微微躬着身问:“早就接到御史大人前来的消息,下官已经着人备好了饭菜,只为给大人接风洗尘,还请大人入内上座。”

    “燕大人。”云海尘未曾开口,归庭客却先笑眯眯的说话了:“此时天色尚早,不急着用饭,还是先干正事吧。劳烦燕大人将衙门内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一干司吏唤来,我们大人要了解各房情况,以便接下来的数日尽职尽责。”

    “呃……”燕鸿云没料到云海尘一行人刚到就急着忙公务,反而衬得自己玩忽职守,甚至生出几分热脸贴了冷屁股的尴尬之意:“是是……是下官思虑不周了,御史大人请,下官这就派人吩咐下去。”

    于是云海尘和归庭客一行人被请到了县衙正堂内,约莫过了一刻钟左右,六房司吏才全部聚到一处,燕鸿云挂着一脸不敢得罪上峰的笑意,讨好似的说道:“御史大人,这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