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603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千山书院
A- A+
 *

    到了薛府门前,王策从马背上翻身下来,将缰绳交给小厮,然后便大步踏到马车前。

    他是想扶人的,但薛时依没有把手伸给他,自己轻巧地下了车。

    王策眼里闪过失落,闷闷地跟在她身边。

    “时依,我做错的地方我都改,你不要同我置气,不要解除婚约好不好?”

    薛时依觉得好笑,垂下眼问他:“那你知道你错在哪里吗?”

    少年被她看得脸发红,嘴唇张了又闭,哑口无言地摇头。

    “我……还不知道,但是只要时依跟我说,我就改。”

    “我肯定是有地方做错了,你才会不理我的。”

    他的眼睛和话语里满是恳切,态度百依百顺,端正无比。薛时依突然想起来,其实他们做青梅竹马那十几年,王策一直都这样顺着她。

    他把她的喜好全都记得很清楚,吵架的时候服软很快,她说的话他都听,错处改起来慢,但是也一直在努力。

    薛时依曾经以为,虽然他们不会有什么刻骨铭心的过往,但是这样平平淡淡的日子才能长长久久,不是吗?

    王家请的媒人上门前,某日,娘突然来了她的院子。薛夫人久违地亲手给自己女儿梳头,问她想好了没有,当真认定王策了吗?

    “策儿这孩子心眼好,就是软弱了些,同甘很好,恐怕不能共苦。”

    “若想反悔,还来得及的。”

    薛时依笑,“娘,媒人都要上门了,怎么反悔呀?”

    她说没事,她就定他了。她也不是很娇气,王策拿不好主意的事情她可以做主。他们俩家底都好,只要对彼此一心一意,纵然王策日后没有建树,他们的小日子也能过得很好。

    可是后来的事情告诉薛时依,太平与安宁永远是暂时的,享受了京城的繁华得意,就要面对水面下数不尽的暗流与变化莫测。

    她十六岁那年太子失踪,朝局大变,自己被迫嫁给陆成君。爹和哥哥也被贬官,记不得受到多少奚落与落井下石。

    她二十六岁时,二皇子的血染红了整个金殿。太子穿上龙袍,陆成君变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收拾起过往那些捧高踩低的世家时毫不手软,她一出门就能遇到磕头求情的昔日贵人。

    不过一个十年,高楼尽毁又重铸。世事总是无常,难以预料,唯有人自强方能应对。

    薛时依不再是那个昔日被王策拒见后痛哭的小姑娘,也不会随随便便心软了。现在的她,远比前世更从容自立。

    她停下脚步,对着王策开口:

    “不用进府了,我们在门口就能说清楚。”

    顶着少年郎懵懂的眼光,她说:“退婚约不是赌气,只因为我们不能做夫妻。”

    “往前十四年,你对我很好,我对你也很好。你小时候被人欺负,是我替你出头;读书时你功课不好,是我每日熬夜给你写出每道策论的解法;你学武功的师父是我大费周章请的,你的生辰、平日的习惯等等我都记得很清楚。”

    “但是夫妻不是儿戏,要能同甘共苦,能一起担起责任。只是你担不起来,我也不能等你。

    “我们好聚好散,以后莫要纠缠了。”

    薛时依说完后,王策愣在原地,茫然地看着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听不懂。

    她微微叹了口气,走进薛府,然后吩咐家丁,“关门罢。”

    *

    薛家要做太子党了。

    近来坊间总提起此事来,但大多只是抓着些小事捕风捉影。

    有人是不信的,“怎么可能?薛家向来与寒门学子一派,是朝中出了名的清流,怎会参与到皇子争权中?”

    “怎么不可能!你知道这几日薛相和忠勤伯在早朝对骂了几次么?早前从不见他这般咄咄逼人的。”

    “这,这未免太牵强了。”

    “你别急,最近还出了另一桩事。薛家小女儿往年一直同寒门学子在白鹭书院念书,但今年却去了千山书院。”

    “千山书院背后可是太子的母族,而且这贵女还正好解了婚约。薛家的意思还不明显吗?这是要太子妃位啊。”

    “啊?”

    任凭外人如何胡乱猜测,薛时依依旧岿然不动地去了千山书院读书。

    此举意义其实很简单,确实是特意朝太子党递眼色。

    薛家打算向太子投诚,但不能急于一时。毕竟薛氏家族庞大又有累世清名,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好表现得太明显。

    这决定是在与家人商议时父母作出的,薛时依惊讶之余,还有些担忧。说来惭愧,她虽多活了十几年又知晓世事变化,但在被赐婚给陆成君前,也只是个不关心朝中局势的高门贵女。

    当初太子到底如何失踪的、朝中有哪些人与二皇子暗中勾结、薛家究竟何去何从等等问题,她不敢给最确切的答案,只能走一步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