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519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红薯
A- A+
    起初在宫学大家恪守礼仪不敢放肆,时间久了,本就是孩子心性大家都没有从前般拘谨。有时闹起来还得拿出老师的威严才能压住,若是喜欢娃娃的夫子纵容着他们也就闹上了天。

    今日是太傅讲学,杨太傅同娃娃们问好后捋着胡须让大家坐下却没说打开书,而是道:“今日我们不学只问。”

    “常言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而今日老夫则要问你们,如今都心有所志乎,行有所依乎?”

    言毕,底下的娃娃闪着一双双困惑的眼神。

    杨太傅环视一周见无人举手便道:“就从第一排开始吧,每个人都说说看自己的志向与所愿。”

    能不读书倒是好事,底下煞时热闹起来竟开始讨论此事。

    杨太傅点点桌子:“安静。”

    “你们各自的志向何须向他人取经?难道志向还有抄袭一说?一个个讲,就从…香龄开始吧。”

    沈香龄个子矮,她坐第一排平日里总是被太傅点名回答。

    不过这次沈香龄倒是没有面露难色甚至是有些雀跃。她站起身,个头也就比桌子高出一截,仰着头手扒在桌面乖乖地回道:“太傅,香龄的志向是想成为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她说完还挺了挺胸很是骄傲。

    话音刚落,屋内煞时笑成一片。

    其他娃娃都在心里盘算着要成为大将军保家卫国,成为医者治病救人,再虚无缥缈些的也可说成为君子圣贤。

    太傅问志向,香龄却许上愿了。

    杨太傅也乐了半晌,听见大家都笑了沈香龄面露困惑,起初只是皱着眉,但见众人笑得久了开始生出些窘迫和羞臊,好似是自己做错了事在被众人取笑。

    她皱巴着一张脸,杨太傅见她神色不对,马上抬手让众人停下。

    “安静!”

    众人稀稀拉拉地停了下来。

    杨太傅轻咳一声心里有些愧疚。他温柔地弯腰手搭在沈香龄的肩头,见她眉毛微耷,努着嘴一脸委屈快要哭出来了。杨太傅夸赞道:“香龄说得很好。”

    被杨太傅肯定,沈香龄将快要蓄起的眼泪慢慢地还了回去。她抬头自认为自己说得没错,但被取笑后还是有些不安,于是想要问太傅要个结果。

    杨太傅抬头说:“我问志向,想必大家想的是志向须得远大,说出口时才会觉得有气魄。“他叹了口气,“方才大家取笑香龄是觉得幸福二字志向太小。那么谁来说说看,何为幸福?”

    众人沉默着互相对视。

    杨太傅微微一抬眼:“魏一程来说说看吧。”

    魏一程站起身他思索了下:“回太傅,学生想幸福二字中,幸字表幸运之意,如吉兆,偶然,都非人力可为。福…就是福气,学生想福气虚无缥缈,无法言说,应当是好运二字可概况。”

    “那幸福便是有吉兆有好运。”

    他答完,杨太傅点点头:“坐下吧。”

    “依魏一程所言吉兆好运皆是幸福,但大家知晓吉兆与好运都非人力所为而是偶然之幸。人能不能常得偶然之幸?”

    众人摇头齐声道:“不能。”

    杨太傅继续道:“那相比将军与医者,偶然之幸运是否更加艰难,因它没有定数全凭机缘。”

    众人随道:“是。”他们的调子脆生生地,年纪小,倒是让太傅一乐。

    “很好,那老夫便可以告诉大家,香龄所求比众人所求皆难。”

    “幸福二字是对日后生活的祈愿。“

    ”何为幸?“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安居乐业,知足常乐。不见忧,不见怖皆是幸事。“

    ”何为福?“

    ”逢凶化吉,安康长乐,尔昌尔炽。这就是福。”

    他走到沈香龄身侧,摸了下她的脑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香龄你的愿望看似缥缈其实是最不容易达到的,若是有朝一日能真的做到,那定是十足的厉害。”

    “已知士以平天下而立于世,那你的志向该如何实现?香龄,我想你应该细细想一想。”他说完温柔地道,“坐下吧。”

    沈香龄望着杨太傅,轻眨眼睫有所感悟。

    她一开始并未想这么多,只是觉得若是将来爹娘爱她,长姐疼她,日后与谢钰能日日快乐,便是最好的。

    听太傅讲完顿觉这个志向的伟大,如此困难,自己得想一个安身立命的方法完成才行。

    太傅接着道:“大家所求的实现抱负也只是幸福二字的途径驿站,想想你们自己的志向,若是成为将军,不也想要名扬天下,想要阖家顺遂,想要家国安乐,这都可称之为幸福。”

    “香龄的这个头开得很好,我们抛开从前旧俗,大家都认真地向内求解再行做答。志向不拘大小,更不许嘲笑别人。好了接下来轮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