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2426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狐狸捉鸡
A- A+
    “兰南文和兰北文书写差异不大,兰台本地人也不一定会注意,我也是看地方志的时候才意识到两文差异。”

    凌愿:“所以这些牌幌,写出来根本不是给本地人看的。茶博士跑去庖屋也不是因为真的忙,是在通风报信有‘外来者’。”

    李长安点点头:“不止如此。我观察白露塘掌柜,他气息长稳,右手虎口有执长枪留下的裂口。”

    凌愿暗叹李长安看似每日游离天外,竟然能注意到这么多细节。她思考片刻,得出的结论令她后背发凉:白露城,是座空城。

    那么原先白露城,或者说附近几城的人都去哪了?到底是怎样的事情值得让那么多人来隐瞒,大梁另外十三州的人竟然一无所知。这背后,究竟有多少人在参与呢?看似平静的客栈,又有多少是客,多少是戏子。

    凌愿无意识地轻叩了两下桌子,轻笑一声:“我们入戏了。”

    李长安抬眼往窗外死气沉沉的夜看去,淡声道:“那就好好演。”

    晨,两人在客栈大堂要了胡饼,麻粥,几碟小菜。来用饭的人倒是多,整个大堂吵吵闹闹的,热气腾腾的饭菜被一样样地端上桌,漂浮的雾气弥漫在上空,人情味很足。

    凌愿吃到一半,随手拦住一个店小二,问道:“小郎君,可否帮我雇辆马车?”

    “娘子是要去哪?”

    “十日村。”

    店小二问道:“娘子去十日村做什么?那里可没有咱白露城热闹。”

    凌愿故作羞涩地扯一下李长安的袖角:“我是十日村生人,幼时就与父母迁去梁都。有幸识得二公子,两家结亲,想带公子回故乡看看。”

    小二不太自然的笑了两下:“原来如此,哈哈。两位金童玉女,很是般配嘛。我这就去给娘子安排。”

    刚过中午,店小二就带着两人来到白露塘后门,院中停了三辆中等大小的马车,还有几个拿着行李的人。

    “这是?”凌愿颇为戏谑地一挑眉,站在一旁,将院内几人打量了一番。两个年龄相仿的壮硕男子,一对风尘仆仆的老夫妇,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郎君,还有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和胡装女郎带着一双孩子。

    小二一边把凌愿她们的行李往车里装,一边讪笑道:“知道娘子是贵客,但现下客栈内马车不够,大家又都是往北边去的,只能劳烦娘子挤一挤了。”

    凌愿走上前去看了看,马车内空间不算小,坐四个人还是不成问题。她心念一转,还是冷哼一声:“你们白露塘那么大个客栈,几辆马车都出不起吗?”

    小二自觉理亏,作揖道:“娘子勿怪。实在是店内周转不开。这样吧,我给两位减些车费。”

    凌愿大怒:“我是给不起钱吗?你们白露塘真是有意思!”说完就假装要走,急得小二连连道歉。又被一直站在旁边的李长安拉住,两人耳语几句,凌愿这才一甩袖子,自己挑了辆马车上去:“罢了,我家二公子想早些回去,就勉强与你们同乘吧。”

    余下几人看凌愿闹这么一出,面面相觑。商人忙说自家有孩子要照顾,拖家带口上了一辆车,三个男人也说不方便与女子同乘,都上了另一辆车。只剩那对老夫妇,不太情愿地去了凌愿在的那辆车。

    两对“夫妇”对坐在马车上,气氛尤为尴尬,一时间除了轮子滚动声外,就只有马蹄哒哒地响着了。

    兴许是想到还要共处三四个时辰,头发花白的老丈先对李长安开了口:“这位小郎是要去哪里啊?”

    一直靠着椅背,假装闭目养神的凌愿猝然睁开眼:“老丈,我家二公子听不懂兰北话,你有事还是和我说吧。”

    “哦,哦。老丈颇为尴尬地搓了下手,“那,小娘子是去哪呀?”

    凌愿全然没有先前的娇蛮,很有礼貌地答道:“我和二公子去十日村呢。老丈和阿婆呢?”

    阿婆温和一笑:“真是巧,我们也是去十日村的。”

    “哦?”凌愿饶有兴趣地往前坐了一点:“那真是巧,不知二位往十日村做什么?”

    阿婆道:“我们是去收药材的。”

    “十日村有什么药材?”凌愿看两人答不上来,又笑着摆摆手:“别紧张,我就随便问问。我是十日村人。”

    老丈神色无异,像对待自家小辈一样,乐呵呵问:“是带公子去见村里人的?”

    原本尴尬的气氛变的暧昧起来,凌愿瞄了一眼李长安,复又低下头,很是害羞的样子。

    阿婆看了也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我为新妇,也是这样的。”

    凌愿又把几人对话原封不动地翻译给李长安听,李长安没说什么,转过头去看窗外风景。于是凌愿抛下不爱说话的李长安,转而向老夫妇问起草药的事,三人开开心心地聊了一路,徬晚就到了山下。

    北方天暗的早,又说十日山中有狼,几人不敢贸然上山,连着那几个顺路去北边的,一齐入住了山脚下的客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