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5945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苏醒
A- A+
上打转:"啧啧啧...脸色还这么差啊?"

    语气里的幸灾乐祸藏都藏不住,"要我说啊,这姑娘家家的脸皮太薄也不是好事..."

    小武突然挡在床前:"不许你说我姐坏话!"

    王婶不屑地撇嘴:"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忍无可忍的苏晓猛地坐起身来:"王婶是吧?"

    她的声音异常清晰冷静,"您大老远跑来就为说这些?"

    屋内众人都愣住了——这完全不像之前那个羞愤欲绝也一言不发的姑娘!

    王婶很快反应过来:"哎哟这丫头说话咋这么冲呢?我好心好意来看你..."

    这时一直沉默的父亲突然开口:"他婶子要是没事就回吧,孩子刚醒需要休息。"

    这句话看似客气实则下了逐客令。

    王婶脸上挂不住了:"好啊好啊!一家子不知好歹的东西!活该被人甩!"

    说完摔帘而去。

    屋里一时安静得可怕。

    李桂花忧心忡忡地看着丈夫:"当家的..."

    父亲摆摆手示意没事。"闺女想通了就好。"

    他看着苏晓的眼神带着欣慰和心疼,"明儿我去找队长说说看能不能给你安排个轻省活计。"

    小弟欢呼一声扑到床边:"姐你要快点好起来教我认字!"

    小妹也怯生生地凑过来拉住她的手。

    这一刻,穿越而来的现代女性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

    头痛逐渐减轻后,苏晓终于能坐起身来仔细打量这个所谓的"家"。屋子比她想象的还要简陋——泥土地面凹凸不平,墙角结着蜘蛛网,屋顶有几处明显的漏光痕迹。她身上盖着的被子已经洗得发硬,打满了补丁却依然干净整洁。

    "姐,喝点水。"小弟苏武小心翼翼地端来一个豁口的粗瓷碗,里面的水还算清澈。看着他瘦得突出的腕骨和明显不合身的旧衣服,苏晓心头一紧。

    她接过碗时碰到了孩子的手指——粗糙得像树皮一样。

    "你...多大了?"她试探着问。

    "十岁啊!姐你糊涂了?"男孩咧嘴一笑,露出缺了两颗门牙的牙齿,"我比小妹大四岁!"

    十岁?这体格看起来顶多七八岁!苏晓心中暗惊。

    营养不良带来的发育迟缓在现代社会几乎不可想象。

    不多久,李桂花端着一个小碗进来:"趁热吃了吧。"

    碗里是一个鸡蛋加水和少量白糖蒸出来的羹,散发着久违的食物香气。

    小妹苏珍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碗,不自觉地舔了舔嘴唇又赶紧低下头去。

    这场景让苏晓喉咙发紧。

    "我...不饿,"

    她把碗推向小妹,"珍珍吃吧。"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父母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以前的女儿绝不会这样谦让食物。

    父亲苏大山咳嗽一声:"让你吃就吃吧...身子要紧。"

    最终鸡蛋羹三姐弟妹一人一口给吃得干干净净。

    晚上,躺在吱呀作响的木板上。

    这不是梦。指甲掐进掌心的疼痛和稻草刺痒的感觉都太真实了。

    1975年...离改革开放还有三年!

    而她现在所处的家庭显然是最底层的那一类:残疾的父亲、操劳的母亲、发育不良的孩子...

    记忆逐渐清晰起来:原主因为被订亲对象当众退婚而羞愤交加想自杀。爷爷辈定下来的婚配,那个叫赵建国的混账东西嫌弃她家穷要另攀高枝。

    想到自己原本光鲜亮丽的都市生活和高薪工作就这样烟消云散,一阵绝望感袭来——但很快又被压了下去。既然老天给了她重来的机会(虽然是在这么个鬼地方),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想办法改变现状!

    次日清晨鸡鸣时分全家就起床了。李桂花正在灶台前忙活准备早饭——一锅稀得能照镜子的玉米糊糊和几个黑乎乎的高粱面饼子。

    "娘帮你请了三天假,"李桂花往灶膛里添柴火,"今天再歇一天吧。"

    请假?哦对了这时候是集体劳动挣工分的年代。

    早餐桌上大家默默吞咽着难以下咽的食物,高粱饼粗糙得刮嗓子,只有小妹因为分到了稍稠一点的糊糊而露出满足的笑容。

    "爹,"苏晓突然开口,"咱们家欠生产队多少钱?"

    空气瞬间凝固。

    父亲脸色阴沉下来:"小孩子别问这些!"

    但她必须知道家里的财务状况才能做计划!

    "我都十八了!"学着原主的语气抗议道。

    母亲叹了口气:"队上借的粮加上你爹看病的钱...二百三十七块八毛。"

    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

    一个壮劳力一年都未必能攒下五十块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