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5903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二十一章
A- A+
    “好,我马上过来”

    杨晔放下手机,到厨房的水池洗干净手,把之前穿的那件防晒外套换了,从门口架子上找到件防风的,她喊上刚进屋里的周一横。

    “加个班吧”杨晔对他说。

    这会是五点多快六点的样子,天也不像她刚才回来时那么的闷热,迎面来的几阵风里,似乎还带了点凉快。

    街口的人反倒更多起来,地上铺块织布袋或者是等会可以用的塑料袋子,这就是临时的卖摊。卖摊摆了一路,瓜果蔬菜,每家摊子上的东西都不同。

    往前走的那辆凉皮车,老板夹起张完整透亮的白皮,几刀下去利落地切好。黄瓜丝,提前焯了水的豆芽,面筋,炒过还裹着细盐的花生米粒,配料在碗底满满登登铺好,再浇上两大勺的秘制沾水和麻酱,以及半勺的特制辣椒油。筷子来回一拌,米黄色的麻酱包裹着每一根白皮,鲜香的辣椒油味道勾起过路客的食欲。

    年轻妈妈拎着刚买的食材,看着已经跑到自己前面的女儿,女孩蹦蹦跳跳,手里拿着刚买的甜筒,边跑边玩的她吃得满脸都是。她偶尔会停下来,等着被自己落在身后的妈妈,大概又想到什么,她跑到妈妈身边,抬头笑眼看着妈妈,讲两句幼儿园里发生的有趣事。

    送外卖的小哥骑着电瓶车,飞快地从即将变灯的路口赶过。后座箱子上还夹着张外卖单,他拧着车把,熟练地在人群和逐渐密集的摊车之间来回拐动,眼睛不时瞟向安在车把位置上的手机,争分夺秒的去抢下一个单。

    已经有吃好饭出门散步的老人,手摇蒲扇,慢慢悠悠地从他们身边经过,哼着首听不懂的小曲儿,和同在路口讲话的几个邻居碰见,讲着本地话,光是晚上吃了什么这样一个枯燥的话题,他们就有好多可以说。

    路口的风轻轻晃过,带着夏天的燥闷,热气带动发丝和衣角

    周一横左瞧右看,过来的人太多他只能抱着手臂,从那围满人的水果摊前走过。

    走在旁边,杨晔注意他的动作,“瑟瑟踉踉的做什么?”

    “你说什么?”周一横没听懂她的话。

    杨晔讲:“我说你这样子干什么,看着奇怪”

    现在人少,他把手放开,“刚才怕挤到旁边人,没想到这里还这么热闹”

    杂货铺开门的地方是在村口,出去走个十几米的巷子,隔条马路的地方就有公交车站。周一横每次上下班都是从那边过,赶上准点的公交车,转个两趟就能到他租的小区,实在没往这村里走过。

    杨晔说:“夏天么,白天太热都不想出门,就等着晚上稍微凉快这阵”

    “老板你也是这的人吗?”周一横问。

    “我是北方人”

    “我还以为你也是这边的,你刚才说话那声调和我家楼下那些本地阿姨的声调很像”

    杨晔顿了顿,“大概是这边呆久了,有些被带过去”

    烧烤摊的烟雾已经升腾,烤肉串刚放下的滋滋油声,牛肉和孜然碰撞出的香味,孜然粉撒下的瞬间,辛香和油味的混合,空气里漫出一阵勾人的焦香,边上那几张简易的小桌板凳里几乎坐满人,更有源源不断的客人在烧烤摊前排队,等着拿号。

    周一横看着老板的烤肉动作,迅速翻面,又迅速撒下料粉,杨晔开玩笑问:“馋了?”

    周一横咽下口水,“有一点”

    “晚上吃夜宵吗?”

    “偶尔会吃”

    杨晔边走边说:“那等结束一块吃个夜宵吧,烤点羊肉串牛肉串之类的,再来点鱿鱼,掌中宝,弄点什么蔬菜”

    “老板你好像很喜欢吃烧烤”

    “夏天除了烧烤,其他我还真想不到什么有趣的事”杨晔笑笑,“碰到就再吃一点,过几天又要立秋了”

    派出所的位置是在过了菜场以后的那个边角上,菜场很热闹,从前面走过时都能听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吆喝。

    这段路口是上个月刚整修过的,本来的路还要小,一到晚上点,各种买菜,准备摆摊的临时小贩,还有接了孩子从后头一两公里的小学,幼儿园回来的,都要从这边过去,即使骑电动车和自行车,哪怕走路在这都要小心。

    整修好,路边停电动车的地方重新画好规整线,临时的小贩落好几个固定的口,还有辅警在这片来回检查,不让跨出来在马路上随便乱摆。

    走进派出所的院子,门口刚好换班,看门的岗亭空着,几本登记簿随意摊开。片区派出所的管辖不算太大,平常也没多少人会来,院里安安静静的,只有挂在树上的虫鸣。两人踩着楼梯往上,二楼走廊尽头的那间办公室门半开着,直到楼梯拐角,他们才看到个抱着文件夹走来的人。

    那有点发福的中年男人,浅蓝色的衬衫包着凸出来的啤酒肚,皮带扣在肚子下面,他看见杨晔,笑着来打招呼。

    “找萧潇啊”

    杨晔点头对他说:“是啊,打电话让我过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