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5903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十二章
A- A+
他逗笑。

    “是啊”婆婆回头看了男孩一眼,冲他招手,不想被他跑开。

    李成问:“几岁了?”

    婆婆慈爱,“刚三岁”

    “还是你家这大点”

    “你也有孙子了,几岁?”

    “两岁三个多月”李成笑答,“这年纪的孩子管不住,调皮得很”

    “是啊”婆婆也说,“前几天我儿子领他去趟城里,晚上回来就跟我叭叭的讲了一大堆话,我做个饭他都要跟过来,生个火都不安生”

    嘴上这样说,她的眼睛却是笑弯。

    坐在村长家院子,唠唠家常,时间很快过去。

    太阳逐渐上升,天气也发热起来。

    木头板凳矮,一坐下身体就全都挤在一起。时间长,浑身上下哪里都是难受。杨晔和李成先忍不住的站起,挺了挺腰背,活动筋骨,听见从隔壁院子里传出来的喂鸡声音,和着几声狗叫,两人对视那刻,还不自觉笑出声音。

    既是亲切,大抵又多难得,或许这是那会的人才能想到的感受。

    村长扛着担子和锄头出现在自家门口,看到站了一院子的陌生人,他糊涂问:“你们是谁?”

    已经被洗得变形的白色背心,弧形的领口都耷拉下,露出汗津津的脖子。晒得黝黑的手臂和脸,深灰色的长裤裤脚挽起,折叠的地方露出泥土草屑,脚上踩着那双已经旧了的黑布鞋,鞋头糊满泥污。

    他的脸,头发里,手上都还有很薄的一层泥土,布满老茧的褐色手掌,皮肤厚实粗糙,身体佝偻,但那精神头却是奇好,熠熠闪烁的眼睛,和长满眼角的皱纹,在他说话时那几道皱纹更加明显。

    李成走过去,朝着对面的人伸出手:“您就是村长吧”

    村长局促点头,看到手里的污泥,又看见对面人那身干净的衣裳,手在背心擦了几下,才握住李成的手回答,“我是,你们是?”

    “村长您好,我们是山上考古队的,想找您打听点村子的事情”李成说,找到自己的工作证给他看。

    村长远远的瞧了证件一眼,把挑水的担子和锄头拿去放好,走到水池子旁洗干净手,慢慢说:“考古队啊,你们要问什么?”

    李成看了小丁一眼,小丁凑上去,熟络的问起村长:“我们想知道这村子是从什么时候有的,村里从前有没有出过什么厉害的,像打仗的将军,状元,或者做买卖和生意的掌柜,越早以前的越好”

    “应该有几个”村长坐下来,从兜里掏出包已经捏皱了的香烟壳,他问李成抽吗,李成摆摆手,他就给自己点着一支。

    烟圈从村长的鼻子里呼出,他思考一会,“听我爷爷那辈的人说,之前村子里是有几个地主,后来被打倒了,光绪年的时候,还有人在宫里当差,但做什么就不知道了”

    李成又问:“您这有族谱吗,方便给我们看看?”

    “族谱我有”村子站起来,走进屋里,从堂屋的抽屉中翻出那本被用布给层层包起来的族谱,“十几年前村子里发水,这本子有一大半都被泥糊住,多少看不清”

    他搬来张条凳,布包放在条凳上,“本来是放在村委会的柜子里,大水的时候把村委会冲了,村里也没钱去建,就只好把东西放在我家”

    把包裹的布小心打开,里面是本和现在书籍大不多大小的深蓝色封面的族谱,面上沾着干燥的泥浆,写的字迹已经浑浊,可依旧能看出面上那王氏族谱四个大字。

    村长一页页翻开,从开始的第一页上,那用小篆书写,后面变成楷书,字体逐渐清晰,从几几年人,出生时辰,是第几代,随什么姓,到父母的姓氏,迁来村子的日期,那上面都有简短可详细的介绍。

    书页泛黄,页脚沾着泥印,虽然有擦拭,可上头的印迹还是随时间长久的保存下来。

    如果说前面的泥印还算干净,那越往后,能看到的就越糊乱。

    字都看不清楚,纸张粘到一起,想翻都翻不开。

    李成看着那堆模糊的字迹发愁。

    “就这么多了”村长说,他合起族谱,又拿布来给重新包好,“本来想找人重新写过,但现在村里的人都出去,留着的人越来越少,他们在外头做了什么,成几次家,我们也都不晓得,就一直耽搁”

    他看到几人思考的模样,试探问了句,“你们找这个,是不是山上挖到什么宝贝了?”

    “没什么宝贝”小丁先反应,给出理由,“多了解村子的情况,也方便我们做整理和记录啊”

    “这样”村长信了,“那你们不应该找我,应该去问阿牛他太奶奶,她知道的事情比我们多”

    “太奶奶,那有多少岁了?”萧潇问。

    “一百多,她出生那会,溥仪都还是皇帝呢”村长说笑。

    杨晔站在人群外面,她没跟着一起挤去看那本族谱,反倒是粗略的把这间堂屋给看了一遍。正抬头的她听见村长说的这句话,平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