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跟着官道走就能到。
这里的跟,是字面意义上的跟着,而不是直接走官道。
大周朝的官道只对官员和有功名的读书人开放,其他人想走都得缴纳一笔不菲的过路钱。
这个钱,一般老百姓舍不得给,也给不起。
但没有官府管理的野路子不仅有流寇草莽,还有豺狼虎豹,十个人走进去,只有两三个能走出来。
所以大家都是跟着官道走,地这么大,官道再宽也有别的余地能走人,不踩上去就好了。
只是路能跟着走,路旁的驿站却是进不了的。不过在哪睡不是睡呢,老百姓命硬身子糙,往黄土地上一躺就能凑合一晚,只要不是遇上雨雪天气,一般出不了事。
半刻钟前,杜玲注意到天色不对,慢慢有些阴沉下来的迹象,便有些着急找歇脚的地方了。
不说被褥包裹淋不得雨,就说杜大娘这么多天还是发着低热的身子更是受不得半点凉意了。
然而再怎么用劲跑,雨还是打落了下来。
杜玲别无选择,只能找棵枝茂繁盛的大树临时避雨。
天色黑沉,云层厚重的仿佛要压到人的头上来。
狂风卷席着雨滴,尽数泼洒在这片林子中。
杜大娘裹着蓑衣,头上又支着油布,除了水汽带来的凉意外,身上还算干爽。
她心疼的看着缩在车轮旁的,衣衫尽湿的杜玲。
“乖玲儿,这蓑衣还有余地,也够咱娘俩挤一挤了,你快上来。”
杜玲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的回到:“我身子骨壮着呢,这雨没一会儿就停了,你别麻烦了。”
杜大娘红了眼眶,却没有再劝。
她知道对于杜玲来说,自己好比什么都重要。而且自己的身子确实不争气,要是病情又严重了,才是真的给女儿添麻烦。
雨越下越大,一时半会没有停歇的迹象。
杜玲当然不会一直傻愣着给雨浇,随手扯了一把茅草,又摘了许多宽大的叶子,潦草编了个“树叶蓑衣”。
虽然挡不了多少雨水,但总归聊胜于无。
杜玲避雨的这片林子就在官道旁,因此冒雨赶路的人见了都会想着进来躲躲。
正检查行李有没有被淋湿的杜玲,听到了两道耳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