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4176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细水长流
A- A+
    十三月近日的头等大事便是想方设法同萧持钧搭话。

    据说是帝京侯府的公子,除了青岚,其他人只在叛逃前听祝余提过一句曾经接到过暗杀他的指派,两人在潮生门住下后,十一便经常带着游卓然往客院去。

    潮生门院落诸多,小巧简朴,比不得京中的高门大院,叶玄得知这是安平侯家的公子,便说将主峰上最大的院子收拾出来,让萧持钧住进去,萧持钧却再三推拒,最后住进了寻常的客院,与一帮江湖客同住。

    叶玄在江湖行走惯了,本也不太拘泥这些俗礼,只是几月之前,决明和青岚一声不吭,把崔南山带来了,那日他人还不在山中,开春了,他准备了些银钱去山下的村子里布施,给乡亲们瞧瞧病,备些春耕的物件材料,前前后后忙活了几日。

    等他得闲回山,门中弟子便来报,说是崔公来了,他还纳闷,哪来的什么崔公。

    见了面才知道是崔南山,十三月这群不着调的,还给人家安排了个临水的小院子,吓得他趁夜便去见了崔南山,赔罪说底下的人礼遇不周。

    结果老头子皱眉打量他良久,反而嫌他迂腐,说这院子依山傍水,南北通透,正适合他垂钓观景,哪里不好。

    于是叶玄讪讪地赔了笑脸又回去了,感慨崔公不愧是崔公,胸襟如此宽广,连喜好都这般清新脱俗。

    这回轮到萧持钧,他一听是侯府来的,便觉着这下总不会有错,高门贵府出来的,哪里能受得了山野简居,结果人家扭头住了客院,他便又纳闷。

    还是青岚心善,晚饭时点了他几句,他这才恍然,原来不是贵客临门,而是女婿上门,谁知一时不察将心中所想脱口而出,被祝余听见,又得了好几个眼刀。

    叶玄是个快活的中年人,为人风趣幽默,善良宽厚,已近天命之年,却尚未娶妻生子,也无父母双亲在侧,潮生门除了时不时有些江湖客借住,还有些叶玄收的徒儿,都是些孤苦伶仃的孩子,打小便在潮生门长大,十三月来了以后,门内便又多了些忠臣苦主,渐渐的也热闹起来。

    前世的时候,祝余在他书房见过一方牌位。叶玄说,那是他的未婚妻,他二十岁与她相识,纵剑江湖,形影不离,后来风云变幻,不慎卷入一桩门派纷争,一死一伤。他狼狈回乡时,父母已病重垂危,生前最后一桩心愿便是要他娶妻生子安定下来,叶玄两相为难,最后辜负了双亲遗愿。

    他说,此生佳人已去,只能做个不孝子了。

    得了青岚的指点,这些日子叶玄见了萧持钧,便也敢抬着下巴作长辈状,祝余母亲治好了他的旧疾,便如他亲妹子一般,他自认与祝余投缘,谢清如不在她身边,他这个做长辈的,总要帮着把把关。

    祝余不在的这些日子,潮生门的人帮着一起出山救人,青岚手中名册上还存活着的人,都已被秘密送入蜀地,决明带回来的另一份名册,背后之人狡猾非常,他们尝试过探查,但均未有所获。

    倒是在地宫那举子找来的毒药,十一研究了些时日,有了些眉目,只要弄明白里边的方子,说不定真能解了大伙儿身上的毒。

    这消息一出,十三月都松了口气,这些日子在外打打杀杀,也变得更惜命了。

    萧持钧的客院离祝余的住所不远,今日下了雨,山道上湿滑,祝余早上起来先去了崔南山的院子,嘱咐他无事便不要出门,当心滑倒。

    小老头正伏在案头,奋笔疾书。他在山上这些日子,闲来无事,开了个小书堂,专为门内的年轻弟子讲学,十三月救下的那些举子帮着他开课批文,叶玄索性清了个大院子出来,改成了山中学堂。

    崔南山干劲十足,每日除了出门吹吹风,锻炼锻炼腿脚,便是给书堂琢磨课业。祝余去时带了些黄老汉新制的糕点,软糯可口,正适合小老儿吃,配上叶玄寻来的新茶,崔南山就好这口。

    回时萧持钧已在她门前等候多时,祝余打着伞,从对岸的桥头走来,桥下溪水潺潺,两岸绿意盎然,萧持钧立在檐下,并未打伞,今日他们要随叶玄下山,他换了方便行走的黑色劲装,与祝余的衣着同色。

    两人撑着一把伞去议事堂与叶玄会合,正好碰上十三月也在。

    祝余先进门,萧持钧收了伞,将它放在门外,雨势大起来,他半边肩膀都有些湿漉漉的,十一见状,便取了自己的伞给萧持钧,趁祝余没注意,要他帮着带些山下食店的炙肉回来作为交换。

    她和游卓然这些日子与萧持钧混熟了,常去寻他玩,萧持钧这人看着像个斯文的,十一又爱玩,拉着决明和游卓然在他那里玩牌赢了不少钱,便越看他越顺眼,最后是决明看不下去,拎着这俩活宝回来训了一顿。

    人家变着法地给十一喂牌,偏生她是个一根筋的没看出来。游卓然是个蔫坏的,就乐意看萧持钧输钱,这样十一也高兴。

    澄心尚未归来,前些日子传信说祝余交代她的事已大有进展,准备入秋时便回来一趟。祝余一进议事堂便察觉不对,无咎今日难得没有挨着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