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目光闪了闪,笑笑,端起茶来喝,显然是猜中了却不愿抢先,弄得沈陵越发烦躁,早知道就不求云栊带他来了!
云栊见惯了自觉风雅然胸无二斗墨的达官贵人,这类雕虫小技更见怪不怪。她看承涟不说,沈陵不解,利落地笑道:“我猜是一个词:水火不容。”
沈陵细想了想,一拍大腿:“高啊!”
“两滴垂檐汇浅湾”,为“水”字象形,如屋檐滴水成两点 ;“人持炬影照夜燃”,“火”字似人举火炬。
“一横截断青峰顶”,“不”字上部一横,如截断山形;“ 谷口深藏半亩天”,“容”拆为“宀”+“谷”,似山谷纳天。
答案道破,逆推自是容易,可若从头想,怕是还要想上半宿也未必得解。好在沈陵向来知道云栊聪慧远胜自己,也不生气,乐呵呵地大赞云栊——本来嘛,猜中也得装没猜中,这只是不用装了!
承涟却更关注那最后一句“ 谷口深藏半亩天”的寓意,用来形容官场黑暗、吞没半州民脂民膏再合适不过,而“水火不容”这个词本身更指曹大使左右煎熬、即将被灭口的命运。
再观那凌香镇定自若的言语神态,未必真像她自述那样,“于诗赋上不通”。或许这个看似朴素务实的女子,早已嗅到沈陵藩台之子身份的分量,借他三人之手为亡夫伸冤报仇罢了。否则如此私密的东西,岂能示于生人?
云栊和他对视一眼,见承涟微不可见地缓缓眨眼,知他和自己一般心思,更笑道:“粮么,自是最怕水火的。曹爷身掌粮道,自然也盼着风调雨顺、水火无虞。可惜只凭一字谜语,终究难以推断更多。”
“是啊。”凌香一叹,语气伤怀地说,“他素来仁善,十日一回,必往东城那座双神庙上香,祈愿年年丰收。我不懂农事,也不晓得收成如何,只记得这些年米价始终平稳,不过几钱上下,也许真是他的那份心念起了作用吧。”
十日一上香?也太频繁了……
承涟眉微一蹙便松开,轻声笑问:“可否请娘子赐教,庙里多只有一尊神,那东城双神庙,供的可是风伯、雨师?”
“公子有所不知,这双神庙是鄙乡一处特色。”凌香答,“说来也巧,供奉的正是水火二神。”
话音未落,连沈陵都听明白了。三人目光交汇,不动声色,但心中已了然——真正的钱粮清册底细,十有八九,就藏在那双神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