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36554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杭城旧事
A- A+
    (一)|

    一九一三年|杭城

    “让一让!让一让!”

    长街上熙熙攘攘,各种走街串巷的商贩推着小摊或背着箩,其中还有来来去去的黄包车、马车在飞奔穿梭,而更多的,是新进涌入杭城的难民。

    自去年清皇朝覆灭,民国开始,各种势力便开始争相割据,清朝遗老、各地军阀、外国列强等等,这些人在这片大地上肆意猖狂地掠夺,这片早就满目疮痍的大地更是颓乱。

    而在这样的世道中,最苦难的,是生活在其中的百姓。

    罗世襄坐在黄包车上,不时催促车夫快点,要是平日,在这样混乱的长街上他可能还愿意慢点,但今天不行。

    他在商会得到消息,他的妻子要生了,这和之前说好的日子不一样,早生的胎儿是有危险的,罗世襄便急急忙忙地赶回家。

    在黄包车上,他慌得有些脸色发白。因为妻子本就体弱,他原本是想要送她去医院等待生产的,但家里、包括他的妻子都不愿答应,总认为妇女的裙摆下不应让男医生看,罗世襄并不认同这种道理,但他妻子不肯,他便无计可施。

    “求求你了——”

    “老爷——给点吧——”

    ……

    难民一多,乞讨的人也便多了。

    黄包车被塞得几乎动不了,连人也开始走得艰难了起来,人潮推推嚷嚷,长街骂骂咧咧的声音便多了起来。

    罗世襄皱着眉头,有些烦心地看着这一切。

    黄包车夫在路上挤推,不知怎弄的,平稳的车子开始摇晃了起来,许是罗世襄穿得还整洁体面,乞讨的人看见他也开始涌了过来,罗世襄把口袋里的钱全分了出去,没拿到钱的便不死心,又推了起来,黄包车不堪其扰,侧翻在地。

    罗世襄有些狼狈地从地上爬起,车夫连声道歉,罗世襄摆手表示无碍后,车夫又转头大声地和人打起骂战。

    罗世襄看着这乱遭遭的一切,忍不住叹气,拍拍衣服,让车夫晚点去他家领车费后便自行回家了。

    但还未到家,因着刚刚发钱的举动,罗世襄被一群不知道从哪窜出来的流民团团围住了。

    “把钱拿出来!”

    罗世襄烦躁地看着他们,沉声说:“我现在身上没钱。”

    那几人互相使了个眼色,“那就让你家人来交钱!”说着就要上前扑打他,准备绑了他要赎金。

    罗世襄有些震惊也有些气结,这光天化日之下,繁华长街之上,哪里有过这种事。

    但他是个文质彬彬的商人,不懂拳脚功夫,能反抗但也打不赢这些流民。

    罗世襄很快在这场打斗中落了下风,身上挨了打也开始察觉到疼痛了。突然,听见有个粗厚的嗓子站出来阻止这场打斗,接着又开始驱赶那些流民,很快,这拳脚便停了下来,罗世襄松开护住脑袋的手。

    “老爷?你没事吧?”

    罗世襄望着眼前这个壮实憨厚的中年男人,对方的穿着也是灰扑扑的,看上去也像是难民。

    罗世襄在对方的牵扶下从地上站起,他笑了笑,“谢谢了。”

    那男人憨厚一笑,“没事,你得小心点了,现在乱得很。”

    对方说话时带着点北方的口音,罗世襄听着他的话,笑了下,这条长街他走了二十几年了,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让他小心的,一时间不知道是该苦笑还是该觉得有趣。

    他声音温和地说:“真的谢谢了,你也是,真的都乱起来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好。”

    那男人笑了笑,便准备离开了。

    罗世襄在自己身上摸索了一下,又想起自己刚刚已经把能给出去的东西都给了出去。他望见那男人走到不远处,牵起他儿子的手,又和他妻子继续往前离开。

    他的儿子也长得粗壮,看上去年岁不大,身上的衣服虽相对好些但也是灰扑扑、打了满身补丁的。

    罗世襄对上那孩子的目光,想了下,追了上去,“等等——”

    那男人回过了头,“老爷?”

    罗世襄笑了下,“你叫什么名字?”

    “陈邵钧。”他说着顿了下,又笑着说,“这是我媳妇沈淑仪,我儿子陈民生。”

    罗世襄笑了下,“我是杭城罗家的罗老三,罗世襄。你们是从北方来的?”

    陈绍均憨笑了一下,“对。”说着又叹了声气,“打仗了,乱得很,都没法待了。”

    罗世襄:“如果你们在这边还没有去处,要不要来我府上?”

    陈绍均和他媳妇对视了一眼,“我们以前也是在一户老爷家当仆从的,我还会算账,老爷您要是不嫌弃的话,我们就上您那去。”

    陈绍均说的并非是虚话,他们一家之前确实是在北方的大户人家当仆从,但那人家是前清的大老爷,清朝一倒,那大老爷也倒了,他们这些非近身的仆从便被解雇了。陈家没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