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2991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危险
A- A+
    玉华街,月色如水。

    林潇刚踏出宫门,冷风扑面而来,吹散了一身酒气。街上行人稀少,大多是些匆匆归家的宫人或官员。她不急着上马车,而是站在宫门外,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果然,她察觉到两侧暗处的异样——有人潜伏在那里,恐怕是为自己而来。

    街角的茶肆中,传来一阵低沉的笛声,若隐若现。林潇目光微动,认出那是叶临风的信号——危险就在前方。

    林潇不动声色地向前走去。

    月影婆娑,林潇走过一片树影斑驳处,忽听身后脚步声响。她不动声色,继续前行,同时右手悄悄摸向腰间藏着的短匕。

    "林大人留步。"一个浑厚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林潇停下脚步,转身看去,只见一个身着锦衣的男子立在月光下,面带笑容。

    "不知阁下何人?"林潇冷声问道。

    "在下赵广,锦衣卫百户。"男子拱手,眼中却无丝毫敬意,"太后有旨,请林大人去趟锦衣卫衙门,有要事相询。"

    林潇心中一凛。锦衣卫是太后的爪牙,若进了那衙门,怕是难以全身而退。大殿之上尚且礼数周全,出了宫门便如此明目张胆,看来太后是铁了心要对付自己。

    "不知太后有何吩咐?若是公事,明日朝堂之上再议不迟。"林潇不卑不亢地回应。

    赵广冷笑:"太后口谕,不容推辞。还请林大人配合。"他说着,身旁走出数名锦衣卫,将林潇团团围住。

    形势危急,林潇正思索对策,忽见远处火光闪动,一队巡城卫士打着灯笼走来。为首的官员正是皇帝近臣,户部侍郎王守仁。

    "何人在此喧哗?"王守仁高声喝道,随即"认出"林潇,"哦,原来是林大人。下官奉皇上口谕,请林大人即刻入宫,有要事商议。"

    赵广面色一变:"王大人,太后有旨,命林大人随我等去锦衣卫衙门。"

    王守仁面色一沉:"皇上口谕在先,太后懿旨在后,自当以圣旨为重。"

    两方对峙,剑拔弩张。林潇站在中央,处境微妙。

    正在僵持不下之际,夜空中忽然响起一声清亮的鹰唳。众人抬头看去,只见一只猎鹰盘旋而下,停在不远处的树枝上。

    王守仁认出那是皇后的信物,顿时心领神会。林潇也是目光一闪,立刻会意。

    "事不宜迟,林大人请随我入宫。"王守仁态度坚决。

    赵广不甘心:"王大人,此事关系重大,还望三思。"

    "若有不妥,下官愿以项上人头担责。"王守仁声音铿锵,不容置疑。

    赵广见状,只得让开道路,但眼中杀意未减:"林大人,他日再会。"

    林潇随王守仁一行人转入偏僻小巷,确认无人跟踪后,王守仁才停下脚步。月光如水,映照在两人凝重的面容上。

    "林大人,实不相瞒,皇上并未召见,下官适逢其会,见林大人遇险,故出手相助。"王守仁谨慎地环顾四周,声音压得极低。

    林潇拱手行礼:"多谢王大人相救,林某铭记于心。若非王大人及时现身,今晚恐怕难逃锦衣卫的牢笼。"

    王守仁面色凝重,靠近一步:"今晚之事非同小可。太后命锦衣卫拦截大人,意图明显。皇后娘娘特遣人相助,可见局势已到关键时刻。"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佩,形如飞鹰,递给林潇,"此物可在危急时刻求助于皇后暗卫。持此物于宫中,自有人暗中相护。"

    林潇接过玉佩,掂量着其中分量。这不仅是一件护身符,更是一道政治投名状。她略加思索,道:"王大人直言不讳,林某心领。只是朝堂之争,不敢轻易站队。此物事关重大,恕难收下。"

    王守仁并未收回玉佩,反而轻轻推回:"明哲保身固然无错,但太后一派已将林大人视为眼中钉。若无靠山,恐难独善其身。"他意味深长地叹息一声,"林大人好自为之。今日相助,是因皇上钦点林大人为翰林修撰,太后若对林大人不利,便是抗旨不尊。此物且先收着,用与不用在于林大人。"

    林潇见他说得诚恳,遂将玉佩揣入怀中:"既如此,林某权且收下。日后若有机会,定当回报王大人今日之恩。"

    "不必客气。"王守仁笑道,"为国举才,本是本分。况且,能得林大人这样的人才为皇上效力,是朝廷之幸。"他看了看天色,拱手道,"时候不早,下官还需复命,林大人请自行小心回府。"

    两人拱手告别,王守仁带着手下转身离去。林潇站在原地,直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才转身朝另一方向行去。

    夜风渐凉,街巷空寂。林潇加快脚步,忽听身后有轻微的脚步声。她不动声色地将手按在腰间的短匕上,继续前行。转过一处墙角,她忽然闪身躲入暗处,右手已握紧匕首。

    "别紧张,是我。"叶临风的声音从暗处传来,随即他的身影从树影中走出。

    林潇放松警惕,收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