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2011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23章 坞城
A- A+
    清河医馆内,丹灵面对悬浮地平线的太阳落下睫翼,眼前的大漠荒沙散去,斗转星移成了自己胡乱飞舞迷住眼睛的发丝。

    而她,似乎与一百年前的自己重合,同样张口,同样说出同一句话,只是一个声音嘶哑不甘,一个声音平静无波,既是融合,也是割裂。

    那句话,是曾经丹弃之教诲她的

    ——“心明慈悲,预先经历悲欢离合,此后躬身入局,心挣念扎后重塑平衡,解自心后才可解世间冗杂纠纷。”

    此刻,她再说出这段话,好像忽然之间多了一份释然。

    也不知道忽然想到什么,眼睛蓦地微睁。眼尾一直交叠的睫翼有了分离的一刹那,那双常半是温柔笑意半是淡漠疏离的眼睛,因这一表情的震动,冲散出本来面目,露出被惊扰的宁静安和绿意。

    丹灵动了动唇瓣,竟一时不能言语。

    她想:是啊,解不开世间冗杂纠纷,是因为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能知道局中人看不到的前因后果,可也无法亲身体会那种无助的微薄之力。

    只是知道这一切的关系,从开始看到结果,可那些人内心有什么挣扎,念头有什么转变,她看不见,也体会不到。

    只是看到一个个为了什么,而执着,而错过,而悔恨,就是不知道如何脱开困局,如何涅槃而生,只因为他们不知道……不知道那些……她所看见的……

    如此死,为何死,正如——如此生,为何生。

    因果轮回,原是……如此。

    丹灵无声无息靠在门边,就像当初无声无息躺在侯珺姿旁边一样。

    她回顾自己目睹侯珺姿死去后的这一百年,自己昏昏沉沉想不通一切,心境混沌,看不透自己的低落,躲在打造的幻境里希望能远离现实,只是曾经无法突破的幻境,现在居然困不住她了,真是可笑。

    丹灵这些年来就这么悼念侯珺姿了许久,直到丹启回来,她又看见步履蹒跚走进家门的哥哥,他那双一直黑白干净的眼睛,居然像极了施读抱着珺姿时痛失所爱的神色。

    一百年了,风华瞬逝,有什么能抓得住,有什么能留得住,有什么能求得到。

    丹灵不知道,所以在母亲说,那位哥哥的所爱为心而死时,她忽然很想很想明白自己的心。

    所愿……所念……都是什么呢?

    他们为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又是因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她陷入自己的思绪万千中,忽略了周遭的一切。

    石珩渡与穆柯生见她突然不说话了,相视一眼,以为是丹灵在给他们思考的空间。

    二人早就在故事的某一段有了自己的感悟,早早在腹中打好了草稿,虽然其中有很多疑问,比如施读的出现与巴卜讲述里的人重名,又想也许是丹灵借来用的,但是又一想,如果是借用的,为何故事里还有她自己的亲身经历?

    如果是真人真事,那就可能不是借的,而是就叫这名。

    话说到这,就又有疑问了,到底是同一人还是同一名?一个人能活就这么久?不是人?

    不过这些问题,要在他们俩个回答过再问才好。

    穆柯生看石珩渡在思忖,便率先开口:“施读所愿与侯珺姿所愿不同,一人愿一人,一人愿众生,一小一大,差距拉开,没有谋合的点,所以才会因此产生冲突,两败俱伤,要解的话,那就是一人之愿若与所愿之人的愿一样,也许还可以共同行义天下。”

    闻言,石珩渡神情一动:“我不这么认为。谁都有自己的愿望,如果因为爱一个人,就要连愿望也就全他人,那我就觉得,他的爱太没有自我了。相反,我觉得施读的爱就很有自我,他不是在为了侯珺姿舍弃自己的什么,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两全,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方式里,暴露了两个人不一样的价值观,施读觉得有权就行,能保护爱的人,侯珺姿觉得自己强大才可以保护想保护的人,他们没有一人错了。我认同你说的一大一小,但说法不同,我认为该是一宽一窄,一人心中容天下,一人心中容自己……不过我觉得,有一点被忽略了——就是侯珺姿根本没喜欢上施读。”

    穆柯生一愣:“没有吗?”

    石珩渡看他:“你为什么觉得有?”

    木头想了想,说:“侯珺姿知道自己身死能唤回施读的心,那我想,如果互不相爱,怎么会如此做。”

    小石头摇摇头,转过来面对他,很认真道:“穆柯生,我相信这世间不是只有爱情可以链接两个互不相干的人,友情、亲情哪一个都可以。在我看来,侯珺姿很坚定,她自己说是为了心中所愿游行,那就不会被路途任何事物留住。施读,也只是其中一处风景,不足挂齿。他们最后分道扬镳就是注定的,不管谁的愿大小,不管谁的心宽窄,都会注定分离,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任何一种深厚的感情链接。”

    石珩渡盯着少年的眼眸,从未有过的成熟稳重在她的脸上出现,敛去了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