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妙苏抬眸正与酆栎视线相对。那双惯常凌厉的凤眸此刻竟盈满惊愕,眼尾微微泛红,似有隐痛之意在眼底翻涌。
她指尖一颤,素白的帕子被绞出深深褶皱,胸腔里心如擂鼓般震得生疼。可她还是深吸一口气,清冷的声音稳稳落下:“老侯爷戎马半生,功在社稷,若不得入家庙受香火供奉,只怕...不妥。”
闻氏本想诓骗秦妙苏将灵位放在偏殿,到时找个机会引众人去看,顺水推舟就能扣她个大逆不道的帽子,可没想到她自己如此愚鲁,竟然将酆志的牌位摆在了正殿的灵堂,与酆家的列祖列尊同享香火祭拜。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闻氏的眼底满是得意之色,好整以暇站着,一副静待好戏开场的模样。
酆栎眸色骤然一沉,眼底翻涌的情绪如潮水般退去,只余一片寒潭般的死寂。他周身气息降至冰点,仿佛连空气都为之冻结。
他走到酆志的牌位前,指尖重重划过那个墨迹覆盖的名字,冷笑道:“这痈疽般的污点,也配入我酆氏祠堂?”握紧拳头猛地砸下,震得案上烛火剧烈摇晃:“当年他弃族弃家时,就该料到有今日,活着是家族的耻辱,死了,连块灵牌都不该有!”
秦妙苏喉间发涩,不自觉地绞紧了帕子,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她抬眸迎上酆栎冰冷的目光,声音轻颤却坚定:“侯爷...世事无常,或许真相并非如您所想。若他当真...回不来了呢?”
她顿了顿,强压下心头悸动,继续道:“老侯爷当年抵御外敌,护佑一方黎民,至今百姓仍感念其恩德。您总道他抛妻弃子,可如今坊间议论纷纷,甚至说您...不孝,不若就此放下,全当老侯爷已然故去。这般于您,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话音刚落,酆栎怒气磅礴的声音如雷砸下,轰鸣震耳:“你知晓什么?当年旧事你亲眼所见?还是亲身所历?”
他眸中怒火灼灼,步步逼近,每个字都似淬了寒冰:“谁许你代我宽恕?谁准你移了牌位进来?”最后一句几乎是咬着牙挤出来的:"你在我眼里不过就是个通房,未免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通房”二字好似万千钢针扎在秦妙苏心上,她瞬间觉得心脏骤缩,几乎站立不稳。
酆栎这一声“通房”掷地有声,在家庙肃穆的香火中炸开,惊得满堂俱是一静。百年来,何曾有过哪家夫婿在祖宗牌位前,这般折辱正头娘子?
秦妙苏只觉得四周空气骤然凝滞,那些或明或暗的目光如跗骨之蛆黏上来。女眷们绢帕掩唇,眼波流转间已换了颜色,有年长夫人摇头叹息的,有年轻媳妇捂嘴窃笑的。
最刺人的是那些管事嬷嬷们的眼神,先前还恭恭敬敬称她“夫人”,此刻却都露出了然的神色。原来侯爷心里,这位连个姨娘都算不上,不过是个通房罢了。
闻氏趁机也出声踩两脚:“秦姑娘在相府时便是个庶出的,自幼无人管教,养成了这般不知轻重的性子。自打进府,三番两次顶撞长辈,连最基本的规矩都不放在眼里。今日祭祖,妾身本就不愿让她来这般庄重场合,还是侯爷心善,替她说情我才愿了的,谁知她竟敢做出这般大逆不道之事,真是我猪油蒙了心。”
说完她又转向秦妙苏,声音陡然凌厉:“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丫头,来人,重打三十板子,打完了直接押去祠堂,没我的准许,就是饿死在里面也不许放出来!”
话音落后,两个膀大腰圆的婆子上前来捉秦妙苏,正要将她提溜走时,酆栎道:“慢着,先将她押回去关进祠堂,我要细细审问。”
闻氏本想趁这次机会打秦妙苏个半死,然后撵出家门,好解她心头之恨。谁知酆栎阻了她,让带秦妙苏先回去,也不知他是几个意思?
现在他如此痛恨秦妙苏,应不会想再护着她,说不定是想先审问,再惩罚。
想到此,闻氏应下来:“还是栎儿想的周全,这等心思歹毒之人,确实该好好审问。”
祭祖忽然蹦出来这样的闹心事,自然是无法再进行下去,族长只好潦草收场,放威远侯一家回去“清理门户”。
散场后,秦妙苏看到酆栎立即出了祠堂,连一刻也不想和她多待的样子。
闻氏对她恨恨道:“你真是胆大包天,看回去后怎么收拾你!”
秦妙苏偏过头懒得搭理,此人假模假式,不值得给眼神,她直接掠过她身边,独自往轿子的方向走。
香巧见众人都走了,还不见自己的主子,好不容易等到她了忙迎过来:“夫人,是出什么事了吗?怎么出来得这样慢?我看到侯爷他很不高兴,那脸色,像是要把人吞了。是不是祭祀出事了啊?”
秦妙苏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每说一句,香巧的脸色便白上一分,待到最后,她已是面如金纸,连唇上的血色都褪尽了。
“夫人,您这么做担子也忒大了,回到府中,他们还不得活剥了你?”
“我自知此番行事莽撞,胆大妄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