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17206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6 章
A- A+
    雨霁初晴,丞相府檐角垂落的水珠在青石板上敲出碎玉般的声响。周明远身着月白暗纹锦袍,手持羊毫在宣纸上勾勒墨竹,笔尖悬停时,却在竹节处洇开一团浓墨。案头青铜腰牌泛着冷光——那是芙蓉昨夜留下的"战利品",此刻却像枚随时会引爆的暗雷。

    “大人,刑部尚书求见。”管家话音未落,王大人已匆匆跨入书房,官袍下摆还沾着泥浆。“沈砚辞今早递了折子,弹劾您暗中勾结匈奴!”他压低声音,袖中的密报被攥得发皱。

    周明远搁下笔,慢条斯理地擦拭指尖:“可有实证?”青瓷茶盏在他掌心转动,映出窗外摇曳的竹影。当听到“密信为证”时,杯盖与茶盏轻碰,发出清越的脆响。他忽然轻笑:“既然要查,便让大理寺彻查到底。”眼底闪过寒芒,却依旧温文尔雅地将王大人送至门口。

    与此同时,青崖谷军营内,沈砚辞倚着虎皮椅审阅军报。左肩的绷带渗出暗红血迹,却不妨碍他用朱砂笔在地图上圈画。“那个黑纱刺客的踪迹?”他抬头看向青崖,少年暗卫展开泛黄的布帛,上面用银粉绘制着长安城布防图,丞相府位置被重重标记。

    “在城西悦来客栈发现了这个。”青崖递上半截断裂的银簪,簪头雕着并蒂莲,缝隙间还嵌着半粒珍珠,“掌柜说,住客始终蒙着黑纱,连打赏店小二都是用竹筒传钱。”

    沈砚辞摩挲着银簪,想起那日芙蓉转身时,黑纱下若隐若现的珍珠耳坠。"备马,即刻回长安。"他将银簪收入锦盒,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的血珠落在地图的西北边陲,宛如新添的烽烟。

    长安街头,芙蓉裹着灰布斗篷穿行于人群。她在绸缎庄驻足,指尖划过绣着牡丹的锦缎,余光却锁定街角三个闲逛的暗卫——他们腰间的玉佩形制,与周明远书房里的摆件如出一辙。

    “姑娘,这是新到的苏绣......”老板娘话音未落,芙蓉突然侧身,一枚淬毒银针擦着耳畔钉入木柱。她旋身掠上屋檐,软剑出鞘时带起一串火花。三个黑衣人围攻而来,刀刃泛着幽蓝,却在她的剑招下破绽百出。

    暮色渐浓,芙蓉藏身沈府外的老槐树。她摸出怀中半块玉佩,月光下,玉纹与沈砚辞手中那半块严丝合缝。树皮粗糙的触感从掌心传来,她警惕地扫视四周——树影间隐约可见三道黑影,呼吸轻浅,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暗卫。

    “沈大人,”她对着紧闭的窗扉低语,将玉佩收入暗袋,“明日巳时,城西破庙。”话音未落,一枚石子精准击落远处房檐的瓦片,惊飞夜枭的同时,也惊散了潜伏的暗卫。她轻笑一声,身影如鬼魅般消失在巷陌深处。

    丞相府内,周明远将最后半块玉佩放入暗格,铜镜映出他嘴角的笑意。他轻抚《山河图》上西北边陲的标记,突然取下墙上的玉箫吹奏。悠扬乐声中,一名暗卫悄然呈上密报,他瞥了眼便付之一炬:“告诉芙蓉,想要三倍价钱,得先证明她值这个数。”

    长安城的夜,暗潮汹涌。芙蓉留下的每一处痕迹,都像精心布置的棋局;而沈砚辞与周明远的博弈,才刚刚掀开序幕。当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时,城西破庙的蛛网已被清理干净,只等两位关键人物入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