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11746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渭宁生变
A- A+
以为了任何事情,审视她、怀疑她、逼问她、斥责她。

    明明自年少相识,却总是这般疑心重重。

    沈良时缓缓俯下身一拜,无甚波澜道:“太医所鉴,汤中无毒。”

    沉默在殿中蔓延开。

    襄妃咳嗽了两声,缓步上前,柔柔一拜,道:“陛下,这殿中又是熏香又是血腥气,臣妾闻着实在身体不适,能否先行告退?”

    皇帝从沈良时身上移开视线,问道:“今日点的什么香?”

    王睬道:“回陛下,是翠点玉兰。”

    “朕记得往年中秋都是点丹桂香,为何今年换了?”

    见皇帝招手,点香阁的宫人上前跪下道:“回陛下,本来是要点的,是刘公公让奴才们换的。”

    不多时,两名侍卫抬着一副担架进来,上面盖着一张白布。

    “陛下,点香阁副总管刘公公被人缢死于湖边。”

    白布掀开,一名四十上下的太监瞪眼伸舌,颈间还有一道勒痕。

    侍卫手中捧着一只缠花金钗呈上,“在他身上发现了这个。”

    那只金钗与沈良时手中拿的、头上戴的一模一样。

    第三只金钗。

    与此同时,太医再一次上前问道:“敢问王公公,今日殿中点的可是兰香?”

    王睬颔首称是。

    “陛下,微臣知道了,皇后娘娘所食汤中无毒,但加了一味钱薇,此药单独服用有滋补之效,与半夏汀药性也并不想冲,但一旦遇到兰花兰草等,三者相撞性烈有害,有堕胎的功效,这才导致娘娘小产。”

    “昭禧贵妃。”皇帝手中捏着那只金钗,面沉如水,又看向晏嫣然,“晏贵妃,朕记得这样的钗子,朕赏赐过你们一人一对。”

    晏嫣然坦然道:“是,不过臣妾那对早就丢了。”

    许是她的态度激怒了皇帝,他将手中金钗扔到两人中间,怒道:“你们给朕一个解释!”

    二人双双伏低身子。

    多寿急得团团转,“林双姐你想想办法啊,万一陛下真对娘娘怎么样呢!”

    林双抄手倚在柱上,道:“眼下还不是最坏的。”

    多寿不明所以,道:“这还不够坏,那还要怎么样?”

    她双眸落在裕妃和襄妃身上,默不作声。

    “好,你二人都不说,那你二人就一起受罚吧,来人!传朕旨意——”

    “陛下!”晏嫣然蓦地起身,夺过两只步金钗,道:“当年您分别赐给臣妾与姐姐一对钗子,两对看上去一模一样,但是您给臣妾的那对摔过,上面的东珠都有划痕,陛下请看!”

    王睬从她手中接过,呈给皇帝,只见那成对的金钗上镶嵌着硕大东珠,珠面不甚平滑,有好几道明显划痕。

    皇帝抬眼看她,“所以呢?”

    晏嫣然俯身长拜,不卑不亢道:“此事与昭禧贵妃无关,幕后之人冲臣妾而来,不必殃及昭禧贵妃,要关就关臣妾一人。”

    她话一顿,回头看了眼裕妃和襄妃,又继续道:“但臣妾不服,还请陛下明察秋毫,还臣妾清白!”

    沈良时难以置信地看向她,见她伏着身子不愿起来,低声喝道:“晏嫣然,你这是什么意思?!”

    皇帝冷笑一声,将两只钗子扔到地上,东珠崩掉,砸在地砖上发出好几声脆响,滴溜溜滚到二人膝前。

    “贵妃晏氏,谋害皇嗣,德行有亏,即日起幽禁于露藻宫,无召不得出。”

    侍卫进殿来想架起她往外走,却被她起身一把拂开。

    沈良时跟着站起身,抓住她的手臂,低声质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晏嫣然只笑,道:“你欠我一次人情。”

    任凭沈良时如何追问她都不再回答,只由侍卫带着她离去。

    林双瞥了一眼被带走的晏嫣然,注意力依旧放到裕妃二人身上——只见裕妃脸色一瞬难辨地对桑朵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犹豫起来。

    林双心中一紧,立即一推身侧的追月。

    几乎一息间,桑朵就下定决心般起身往殿中三足鼎炉上撞去,殿中妃嫔惊慌失措起来,暗中不知是谁伸出手来在沈良时后背一推。

    这一幕在上头的皇帝看来就像是她恼怒不已地去推桑朵。

    此时追月想去拦住桑朵已经来不及了,殿中也更没人会去扶她。

    “沈良时——”

    沈良时心神一敛,顾不上自己是否要跌倒,一手伸出拽住桑朵的后领,一手已经垫在她额头上。

    两人齐齐向三足鼎炉撞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