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时重了两斤有余。德嫔喜极而泣,抱着孩子去奉先殿上了香,又特意带着胤祚去永和宫给伊尔哈瞧。
"瞧瞧这小胳膊,"伊尔哈捏了捏胤祚藕节似的胖手臂,笑道,"哪还有半点体弱的样子?"德嫔抿嘴一笑,将孩子往伊尔哈怀里塞:"都是托娘娘的福。"原来那安神香荷包里的药材,伊尔哈都是挑的最上等的。
虽说德嫔已经平安生产,但六阿哥胤祚体弱,需得精心照料。德嫔每日亲自盯着乳母喂奶、太医请脉,连换尿布都要过问,实在分不出太多精力照看已经满周岁的胤禛。
这日清晨,德嫔给胤禛换上崭新的宝蓝色小褂子,亲手系好荷包,对乳母嘱咐道:"从今儿起,每日辰时送四阿哥去永和宫,酉时再接回来。"说着又往孩子怀里塞了个布老虎,"这个带给昭宁妹妹玩。"
胤禛还不懂这意味着什么,只当是去玩耍,乐呵呵地跟着乳母往外走。德嫔站在廊下目送,直到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宫道拐角,才转身回屋照看正在啼哭的胤祚。
永和宫这边,伊尔哈早就命人备好了胤禛爱吃的奶糕。昭宁公主听说小伙伴要来,兴奋地把自己的玩具都搬了出来。当胤禛迈着小短腿跨进殿门时,昭宁立刻扑上去拉住他的手:"四弟弟!"
起初几日,胤禛每到傍晚就闹着要回承乾宫。伊尔哈便让乳母提前半个时辰带他去御花园玩,摘些新鲜的花草带给德嫔。渐渐地,小家伙把永和宫也当成了家,甚至会主动拉着伊尔哈的衣角喊"佟娘娘"。
德嫔虽忙着照料胤祚,却也没忘了长子。每日胤禛回来,她都要仔细询问孩子吃了什么、玩的开不开心。
六阿哥满百日那天,德嫔终于得了空,亲自去永和宫接胤禛。一进门就看见儿子正有模有样地握着毛笔乱画,昭宁在旁边帮着磨墨,两个小家伙脸上都沾满了墨迹。伊尔哈见她来了,如见救星:"快把你家小祖宗领走,我这永和宫的宣纸都快被他祸害完了!"
……
清明时节,御花园里新柳吐绿,桃李争艳。伊尔哈特意选了二十这日休沐,天刚蒙蒙亮就带着五个小娃娃出了永和宫。
胤祉和胤禛穿着同款的靛青小褂子,像两只小尾巴似的缀在伊尔哈身后。荣宪和端静手拉着手走在中间,两个小丫头今日都梳了双丫髻,发间缠着嫩绿的柳条。昭宁年纪最小,被乳母抱在怀里,手里攥着个蝴蝶风筝不撒手。
"佟娘娘,看!"胤禛突然指着假山后一丛野花,小脸兴奋得通红。伊尔哈弯腰摘了一朵别在他衣襟上,顺手也给胤祉戴了一朵。两个孩子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咯咯笑成一团。
刚走到临溪亭,就听见远处传来清脆的铃铛声——是纯禧带着胤褆、胤礽赶来了。十五岁的纯禧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手里却还孩子气地晃着个五彩风车。胤褆腰间别着木剑,活像个少年将军;胤礽则捧着本书,边走边看,险些撞到树上。
"太子弟弟!"荣宪欢叫着扑过去,一把抱住胤礽的腿。小太子这才回过神,笑着把书塞给太监,从袖中掏出包松子糖分给弟妹们。
伊尔哈指挥太监们在草坪上铺开青毡,又命人架起烤架。御膳房早备好了各色肉串,切得小小的,正适合孩子们拿。昭宁趁人不备,偷偷舔了口生肉酱,辣得直吐舌头,被胤褆笑着抱去溪边漱口。
风筝很快飞上了天。胤礽的苍鹰风筝飞得最高,引得弟弟妹妹们阵阵欢呼。胤禛和昭宁共放一个蝴蝶风筝,却总缠在一起,最后索性扔了线轴,在花丛里追起真蝴蝶来。
肉香飘散时,伊尔哈发现胤祉不见了。找了一圈,才发现小家伙蹲在桃树下,正把掉落的桃花瓣往荷包里装。"给德娘娘的,"他仰起小脸解释,"德娘娘不能来,闻闻花香也好。"
日头西斜时,玩累的孩子们横七竖八地躺在毡子上。胤禛枕着胤褆的肚子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串没吃完的烤肉。伊尔哈轻轻给他盖上小斗篷,转头看见胤礽正教纯禧和荣宪用草茎编蚂蚱,夕阳给他们的侧脸镀了层金边。
回宫的路上,昭宁趴在乳母肩头睡得香甜,发间还粘着片花瓣。
……
清明过后,紫禁城的春光愈发浓烈。这日康熙踏着暮色来到永和宫,刚跨进院门就被一群小娃娃围住了——胤禛抱着他的腿要举高高,昭宁举着刚画的花鸟图邀功,连一向稳重的荣宪都忍不住扯了扯皇阿玛的袖子,想让他看自己新学的刺绣。
伊尔哈倚在廊下看着这热闹景象,手里团扇半掩着笑意。直到孩子们被乳母带去用点心,康熙才得空坐到她身边,顺手从案几上拈了块她爱吃的桂花糕。
"朕想着,"康熙抿了口茶,突然道,"该大封六宫了。"他目光扫过院子里嬉闹的孩子们,"惠嫔抚养胤褆有功,宜嫔诞育胤祺,荣嫔照看公主们尽心,德嫔连育两子...都该晋妃位。"
伊尔哈正要接话,却见皇帝从袖中取出份草拟的懿旨。明黄绢帛上朱笔赫然写着:"晋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她指尖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