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98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太子种痘
A- A+
    太子生辰前三日,凌霜抱着个紫檀木匣子来到永和宫。匣中整整齐齐叠着几幅素绢,上头是赫舍里皇后生前亲手描摹的小衣裳图样——杏黄缎面绣云纹的吉服,靛蓝棉布缝的寝衣,连袖口的如意结都勾勒得一丝不苟。

    "娘娘临终前画了足足十二套。"凌霜声音发哽,手指轻抚过绢面上已经干涸的墨迹,"说要让太子爷穿到开蒙..."

    伊尔哈接过图样时,发现最底下还压着张特别的:大红锦缎上画着骑着小马驹的孩童,针脚备注里写着"待保成六岁骑射时用"。她不动声色地抹去眼角湿意,转头吩咐琉璃:"去把本宫收着的云锦取两匹来,要杏黄色团龙纹的。"

    西暖阁里,纯禧公主正带着三公主给布老虎缝眼睛。保清举着根银针,笨手笨脚地往香囊里塞安神草药,碎屑沾了满身。见伊尔哈进来,三个孩子献宝似的举起半成品:"佟娘娘看!保成肯定喜欢!"

    生辰当日,保成穿着按生母图样裁制的新衣,在堆成小山的礼物前眼睛发亮。保清迫不及待地抢着介绍:"这个会叫的布老虎是我做的!里面塞了铃铛!"纯禧公主红着脸递上绣着歪歪扭扭"寿"字的帕子,三公主则直接扑上去抱住保成,糊了他一脸口水。

    最特别的要数伊尔哈送的锦盒——里头整齐码着十二个生肖抱枕,每个都绣着"长命百岁"的暗纹。保成欢呼着扑进她怀里时,谁都没注意到康熙悄然将那个未完工的骑射图样,藏进了自己的袖中。

    康熙怕内务府会苛待太子,钮祜禄氏又不是生母,康熙也怕她不用心,也不想让她太过接近太子,于是将赫舍里皇后留下的人里面挑了一个安排做内务府总管。伊尔哈怕这太监时间长了会仗着太子做出错事,特意将人叫到面前准备敲打了一番。

    永和宫的东暖阁里,伊尔哈端坐在紫檀木圈椅上,指尖轻轻叩着案几。新上任的内务府总管秦德安跪在青砖地上,额头沁出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抬起头来。"伊尔哈的声音不疾不徐,却让秦德安后背发紧,"赫舍里皇后留你在毓庆宫,是念在你兄长侍奉皇帝的忠心上。"她突然将茶盏重重一放,惊得秦德安一哆嗦,"可若你以为仗着太子就能在内务府作威作福..."

    琉璃适时捧出个锦盒,里头躺着赫舍里皇后亲笔所书的"毓庆宫人事手谕"。秦德安看见那熟悉的字迹,顿时红了眼眶:"奴才万万不敢!娘娘临终前嘱咐过,要奴才们谨守本分..."

    "你虽是太子的人,但也是负责整个内务府的总管。皇上安排你做总管是怕奴才们苛待太子,但也不是让你带着内务府只服务太子的明白吗?要是敢狗仗人势,本宫就能料理了你!而且本宫已奏明皇上,擢升佟家三房的佟维业为内务府副总管。"伊尔哈漫不经心地抚过腕上的翡翠镯子,"他虽姓佟,却是皇上亲点的。"这话说得巧妙,既表明佟家不会插手太子事务,又暗示这双眼睛会时刻盯着内务府的账本。

    佟家被敲打后,佟府门前往日的车马喧嚣早已不见踪影。朱漆大门紧闭,只留一侧小门供下人进出。院墙内,朗朗读书声替代了昔日的丝竹宴乐——佟国维亲自督促着族中子弟在祠堂旁新设的书斋里苦读。

    "《大清律例》第三卷,背。"隆科多跪在青石板上,额角的汗珠滚落在《会典》书页上。他面前坐着新来的翰林师傅,手里戒尺有节奏地敲着案几。

    佟佳夫人走过回廊时,瞥见老爷正在佛堂焚香。那尊新请的送子观音前,供着本翻旧的《圣谕广训》——自打伊尔哈派人送回那对熔了的金观音坠子,佟国维就再没提过子嗣之事。

    偶尔有故交来访,只见佟家厅堂正中挂着御赐"诗礼传家"的匾额,下头案几上摆着内务府新发的账册。佟国纲与人吃茶时,总不忘"恰好"露出袖中《吏部则例》,叹一句:"如今这差事,不精熟律法可办不利索。"

    就连最纨绔的三房少爷,如今出门都带着本《洗冤录》。有次在酒楼听见有人非议牛痘新政,竟拍案而起引经据典地驳斥,惊得满座宾客掉了筷子——据说那日他腰间玉佩上,赫然刻着"慎独"二字。

    康熙也没想真的将外家一棒子打死,所以给佟维业一个机会。

    秦德安退出殿门时,正碰上保清牵着太子在院里看蚂蚁搬家。小太子仰着脸脆生生喊了句"秦谙达",他连忙跪下回礼,忽然想起赫舍里皇后弥留时的嘱托:"保成身边的人...万不可成了索额图那样的..."

    三日后,内务府呈上的份例单子果然规矩了许多。太子毓庆宫的用度分毫不差,各宫嫔妃的月例也再无克扣。钮祜禄妃来永和宫串门时,似笑非笑地说了句:"妹妹治家倒比本宫还严。"伊尔哈只是含笑递上盏君山银针:"姐姐说笑了,不过是按着皇后娘娘生前的章程办。"

    窗外,保清正举着新得的木剑给太子比划,两个孩子笑闹的身影投在茜纱窗上,像极了皮影戏里的忠孝故事。

    伊尔哈才不怕处置太子身边的人会影响她和太子的关系,她手里可有赫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