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98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出宫去
A- A+
    □□台吉一边跟众人聊天,一边不着痕迹地观察着两位皇子。他这次奉父亲之命进京,明面上是护送妹妹塔娜待嫁,实则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科尔沁需要摸清大清下一代继承人的底细。

    "阿布说得对,"他暗想,"索额图和明珠就像两匹争夺头马位置的公狼。"他的视线扫过正在较劲的两位皇子,"若是小狼崽们也不和睦,他们或许能在裂缝中种下种子。"

    □□记得临行前父亲的叮嘱:"记住,草原上的狐狸永远要准备两条路。若大清将来内乱,我们要确保科尔沁能站在胜利者那边。"

    可现在,胤褆正手把手教太子调整弓弦,那亲昵的模样哪像是势同水火?更让他意外的是,太子虽然年幼,言谈举止间已隐约可见君王气度,而胤褆对弟弟的维护之情也毫不作伪。

    "奇怪..."□□眯起眼睛,"难道那些传言都是假象?"他转头看向正在和隆科多比试箭术的妹妹,忽然改了主意:"得告诉塔娜,让她多与太子亲近。这位储君,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对付。"

    □□台吉端起银碗抿了口奶茶,状似随意地问道:"听说宫里规矩多,皇子公主们平日都怎么消遣?"他眼底闪过一丝精光,脸上却挂着单纯的好奇。

    太子胤礽正用小刀削着一根树枝,闻言抬起头:"我们常去永和宫。"他说得理所当然,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皇贵妃娘娘那儿总有新鲜玩意儿,昨儿还教我们玩七巧板呢。"

    "可不是!"大阿哥胤褆接过话茬,眼睛亮晶晶的,"上回娘娘带着我们做风筝,连皇阿玛都来凑热闹。"他比划着,"那么大的沙燕风筝,最后挂在了乾清宫的飞檐上。"

    □□手指轻轻敲击着碗沿,若有所思:"听起来皇贵妃娘娘很会照顾孩子?"

    "姑爸爸最好了!"胤礽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红着脸补充道,"皇贵妃娘娘待我们都像亲生的。纯禧姐姐的骑射是宣娘娘教的,但诗文功课都是皇贵妃娘娘亲自指点。"

    隆科多在一旁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姐姐在信里提过这些事,但亲耳听到皇子们这般亲近的口吻,还是让他心头一暖。

    □□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想起临行前父亲的话:"永和宫那位不简单,能让康熙的孩子们都亲近她..."现在看来,这位皇贵妃比传闻中更有手段。不仅将皇子公主们聚在一处教养,竟还能让太子脱口喊出"姑爸爸"这样的亲昵称呼。

    "塔娜日后嫁过来,也要常去永和宫请安才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妹妹。塔娜会意地点头,她早从宣妃那里听说过,这位皇贵妃娘娘,才是真正维系着皇室下一代和睦的关键人物。

    ……

    □□台吉坐在帐篷里,借着烛光细细擦拭他的蒙古弯刀,脑海中回想着今日所见所闻。刀刃映出他若有所思的面容——隆科多确实一表人才,但若仅凭一个"康熙表弟"的身份,还不足以让科尔沁的明珠下嫁。真正让父亲松口的,是那个稳坐永和宫的皇贵妃。

    "阿布果然深谋远虑。"他低声自语。刀面反射的烛光在他脸上跳动,映照出眼中的算计。塔娜若能借着姑嫂之便常去永和宫,就等于在皇子公主们面前混了个脸熟。那些孩子们一口一个"姑爸爸"叫着皇贵妃,自然会对她的弟媳另眼相待。

    帐篷外传来塔娜和侍女的说笑声,□□收刀入鞘。他想起今日太子说起皇贵妃时发亮的眼睛,大阿哥提到永和宫时亲昵的语气——这才是最珍贵的嫁妆。隆科多没有官职又如何?只要他姐姐还在永和宫一日,科尔沁就能通过这层关系,名正言顺地接近大清未来的掌权者。

    "台吉,该用晚膳了。"随从在帐外轻声提醒。

    □□起身时,一枚金钮扣从怀中掉出,那是今日大阿哥射箭赢彩后随手赏给侍从的。他弯腰拾起,在掌心掂了掂分量。就像这枚金钮扣一样,有些价值,不在本身,而在它来自何处。塔娜的婚事,亦是如此。

    ……

    围猎归来的銮驾刚进紫禁城,太子胤礽就扒着车窗眼巴巴地望着渐行渐远的宫门。大阿哥胤褆骑着马跟在御辇旁,手里还攥着围猎时赢来的彩头——一个民间匠人雕的木头小马,越看越觉得比宫里那些玉雕金铸的玩意儿有趣。

    "汗阿玛,"这日休沐,胤礽趁着请安的功夫,小手拽着康熙的龙袍袖角,"儿臣听说城南来了个会训猴的杂耍班子..."

    康熙头也不抬地批着奏折:"太子该读《尚书》了。"

    胤褆见状换了策略,献宝似的捧上一包宫外买的芝麻糖:"这是儿臣特意给皇阿玛带的,那老字号掌柜说..."

    "大阿哥的《孙子兵法》抄完了?"康熙眼皮都没掀一下。

    接连碰壁的两兄弟垂头丧气地退出乾清宫,在汉白玉台阶下面面相觑。胤礽突然眼睛一亮,凑到胤褆耳边嘀咕了几句。不一会儿,永和宫的门槛就被两个小身影踏得咚咚响。

    "姑爸爸!"胤礽一进门就扑到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