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954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寿桃蒸饼
A- A+
    “寿桃儿?”宋婆婆先是一喜,又想到了什么,随即重新皱起眉头,“唔……寿桃倒确实应景儿,可如今已是秋末,桃子都过季了啊,价格怕是昂贵得很……何况即便主家舍得这钱财,又该从何处去采买如此大量的桃子呢?”

    “宋婆婆误会了,过时不食这个道理,孙女儿还是懂的。”尹遥拿起桌上碟子中的一个醪糟馒头,笑道,“我说的不是桃子,而是——寿桃儿蒸饼。”

    “若是用今儿这方子,把蒸饼做成一颗颗寿桃的模样,岂不是好看好吃又应景儿?”

    宋婆婆这会儿边聊着天,边一口一个地吃着小馒头,简直停不下嘴。

    听了尹遥这建议,再回味一下醪糟小馒头的香甜味儿,她直道妙哉:“寿桃儿蒸饼?三娘这个主意倒真是不错,可比施粥特别多了!这样吧,我明日上工时跟夫人商议一下,若她同意,到时便在你这儿订购,如何?”

    尹遥又问清过寿的日子是在五日后,便道:“那我明儿一早收了摊儿,就试着蒸上一笼给您送过去,先请张夫人尝尝看。若是满意,咱们再谈其他也不迟。”

    宋婆婆是欣然应下,几位婆婆又聊了会儿,吃了些小点心,推辞了尹遥留下吃午饭的邀请,陆续回去了。

    沈老太太把几个老姐妹送走,声音吵醒了方才迷糊着的尹七娘,她揉了揉眼睛坐起来,睡眼朦胧道:“阿婆,我想吃薯蓣糕。”

    “咱们七娘怎么就知道吃呀?”沈老太太忍俊不禁地拿了块儿红枣薯蓣糕,塞在了尹七娘的小手里,又逗她:“七娘,今儿你阿姐赚了多少钱呀?”

    尹七娘原本收摊儿时已数好了今日的入账,结果方才在沈老太太怀里睡了一会儿,一觉醒来竟全忘了……

    她睁大眼睛,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记起来,嗷呜一声跳起来,又跑到院中重新去数了。

    不过还没等她跑到推车那儿,就被一阵咯咯哒的声音吸引了注意力:“阿姐,我又摸到鸡蛋啦!”

    院中摊晒的白菜腌起来后,显得宽敞了不少,除了靠近进门处停着的推车外,角落里还有许二郎前几日帮忙搭的鸡舍。

    两只鸡分开养了起来,七娘按时拿磨下来的米糠和麦麸喂养,长得倒是挺健壮。公鸡每日早晨打鸣叫早,母鸡日日都能下个鸡蛋,七娘第一时间便会去摸出来,可叫她得了不少乐趣。

    尹遥闻声也走到院里,接过七娘手上的鸡蛋:“好,阿姐帮你攒起来,咱们过几日腌咸蛋吃,怎么样?”

    ……

    次日一早的嘉庆坊西门内主街,沈记的小摊儿一支上,便有回头客开始排起了队。

    一名年轻妇人牵着个男孩儿,恰巧从路旁经过。男孩儿闻到飘散的肉香,忽然停下了脚步,指着尹遥的摊位叫道:“阿娘,我也要吃这个蒸饼!”

    听了这话妇人面露惊讶,自家这小祖宗,平日里最是挑食,家中厨娘千方百计换着花样儿,他都难得吃上几口,怎么今儿倒是对这路边摊儿感兴趣了?

    妇人从未尝试过这等街巷手艺,但见儿子不住撒娇,还是派身边跟着的仆妇上前排队,母子二人则留在路边等候。

    “这是您的豕肉蒸饼两个,还有豕肉菘菜的三个,收您十二文,拿好喽小心烫!”

    听到这清脆的吆喝声,妇人轻轻皱了皱眉,低头跟幼童轻声商量:“这是豕肉馅儿的,咱们别吃了吧?肯定腥臊得很。”

    刚买到蒸饼回头客从她身旁经过,暗道这妇人不懂行,沈记的豕肉蒸饼最是鲜美,跟腥臊什么的根本搭不上边儿!

    “娘子,我买到啦。这可是最后两个呢,再晚一会儿就没啦!”母子俩拉锯战的工夫,仆妇终于排到了,手里举着蒸饼折回来,兴冲冲道。

    幼童立刻上前接过那蒸饼,抱在胸前眼巴巴盯着,妇人无可奈何摸摸他的头:“走吧走吧,回去再吃,路上吃东西小心呛风。”

    仆妇偷笑,自家夫人从不厮混市井,自然不知晓,近日来坊中最火的就是这沈记蒸饼了。

    不仅便宜量大还管饱,寻常人吃上一个便够了,便是胃口再大的,吃上两个也是一上午干劲儿十足。

    最重要的是,它美味无比!就连她自己,都趁方才排队的时候,也买了两个揣在怀里呢!

    如今啊,临上工前吃个沈记的鲜肉蒸饼,都快成了这嘉庆坊的一道风景喽!

    ……

    四笼两百个肉包很快卖光,尹遥快速收了摊儿赶回家中。

    取出提前发酵好的面团,按照昨日醪糟小馒头的配方,加入甜醪糟与干桂花,揉匀后擀薄再折叠几次,最后分成四份。

    她把第一份擀成长条,又分割成一个个比拳头略小些的剂子。

    取出其中一个面剂子压扁,在中间包入一团提早做好的赤豆沙馅儿“桃核”,再用包包子的手法,用面剂子将豆沙馅儿包住,最后双手仔细整形成圆锥形,再将顶端捏尖,用刮板竖着压出一道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