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366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献宝
A- A+
    茶早已凉透,楚王府上的侍从也不见给张良换茶。

    张良默默坐着,面容平和,风雨不惊。

    “张先生,别来无恙啊。”项羽拢了衣裳,大马金刀地坐到主位上,立刻有人前来给他倒酒。

    “项王,臣此来,是替汉王请罪的。”张良起身离席,“汉王未上报大王,擅自迎击三秦,自感有罪,不敢来见大王,怕大王怪罪,故而叫臣来请罪。”

    酒从鸡首盉中缓缓流出,倒进青铜爵中。

    酒声潺潺,盖住了张良的声音。

    项羽将青铜爵“嘭”地放到桌子上,爵中酒溢出,溅了几滴到桌面上,桌子跟着晃了几晃。

    他生的重瞳凤目,不理鬓发,随意披散再肩上,一副凶神之姿,龙眉倒竖,眼睛瞪大,更像恶煞。

    “张良,自鸿门你就这套说辞,不见得变一变?他刘邦拿当我什么?也忒好骗了!”项羽拿捏了几分的怒气吓唬他。

    张良神色不改:“大王,汉王对您一片忠心,从未变过,还请您莫听旁人的挑拨。若是汉王真有反心,当真奔楚而来,何必先去攻三秦呢?汉王攻三秦,也是事出有因,为维护大王威望,并非是为汉王自己私欲,请大王听臣细说。”

    项羽摸着下巴,思量他话中有几分真意:“你说。”

    张良:“汉王攻打三秦,实在是三秦对大王不敬在先。雍王三人曾口出狂言说大王您算不得什么,巨鹿之战,若不是他粮草不足,也轮不到大王您,要不然现在称霸天下的,就该是他章邯了。汉王身为大王臣子,敬仰大王,实在是不能忍旁人对大王有不臣之心。

    “因此,汉王才发兵击三秦,替大王平了三秦。三秦覆灭后,汉王也未对雍王等人和家眷苛待,除了雍王本人自刎,旁的人汉王都好生善待着。汉王职责已完成,再不敢往东惊扰大王,望大王明察。”

    项羽眉头挑了挑:“是么?”

    三分犹疑,七分探究,想来是还未信张良的说辞。

    探究的目光扫在身上,换做常人,早已跪地发抖求大王饶命。

    张良身旁的侍从手里端着一个托盘,呈送到项羽面前。

    “大王请看。”张良语气恳切,“汉王怕大王怪罪他擅自处分三秦,故而叫臣给大王送上珍宝,作为赔罪,再不敢冒犯,望大王笑纳。”

    绢布掀开,托盘之上,放的是一方白玉钺,另一侧,是一对双螭玉镯。

    玉钺是礼器,只有贵族才能用,自周天子东迁以后,已极少用。

    双螭玉镯通体莹白,雕刻细腻一下就吸引了项羽的目光。

    项羽颇有兴趣地拿起那对玉镯,对着阳光,细细看去。

    玉镯晶莹剔透,一尘不染,绝非凡物,更不像是男子所用之物。

    倒像是,以往贵族女子所用之物。

    项羽眉梢一挑,玩味道:“张良,这是什么意思?”

    张良:“大王,,这玉钺乃是汉王从三秦之地得来,据传是周天子祭祀之用。普天之下,也只有大王您才配用这玉钺。玉镯据说是从前楚国的公主,嫁到秦国去的陪嫁之物,公主十分喜爱,一直珍重万分,汉王知晓您与王后娘娘情深义重,故以此玉镯祝大王与王后百年好合。”

    话音未落,头顶上就传来一阵愉悦的笑声。

    ——项羽对此十分满意。

    张良心里头松口气。

    人说是项王爱宝物,以宝物相赠,此计虽然老旧,对项王来说却是好用。

    项羽将那对镯子小心地放回托盘上:“汉王的心意,孤就收下了。三秦的事情,孤也可以不计较,不过……”

    顿了顿,项羽加重了语调,尽是威胁:“下次再先斩后奏,孤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臣替汉王谢过大王。”张良态度谦恭,“臣还有一事要禀明大王。”

    撩开衣袖,手指探入最内侧,张良从里头拿出两封书信。

    放的如此隐蔽,足矣见这两封书信的重要性。

    项羽坐直了身子,脸上的玩味淡了些。

    张良将书信举过身前:“大王,齐王、赵王向汉王递交书信,要联合汉王来攻打您,汉王不肯和他们同流合污,故而托良将书信转交大王您,请大王过目。”

    侍从快步走下来,接过书信,呈给项羽。

    项羽拆开,一目十行,三两下看完了,脸上的颜色转成青色又转成红色。

    “啪!”两页帛书被项羽狠狠地拍在桌子上,隐隐地有了裂纹。

    “孤就知道,田家都是吃里扒外的东西!”项羽握紧了拳头,青铜爵险些遭殃,意识到张良还在此处,敛了怒气,“多谢张先生告知,先生下去吧,孤还有事情处理。来人,替孤好生送张先生。”

    张良:“诺。”

    .

    博香炉中雾气袅袅,红鸾帐中人影交叠。

    “阿姜,你看这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