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03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他单方面发起一场冷战
A- A+
忙得轱辘转,等到把该赏的该罚的全都赏罚了一遍,才让人把吕不韦召来。

    他站在殿上,居高临下审视着对方,

    “短短数日不见,相国为何如此沧桑?”

    吕不韦压下心中惊惶,勉力朝他笑了笑,

    “臣奉命镇守咸阳,不敢有半丝懈怠,恐是近日担忧太过。”

    才短短数日不见,王上周身的气势就骤然大增,他已经有预感,一切都回不去了。

    秦王颔首,

    “相国对大秦确是尽心竭力,寡人感激相国。”

    年轻的君王越是这样客气,吕不韦心中就愈发不安,急忙解释道,

    “王上,为国尽忠乃是臣的本分,臣不敢居功...”

    “可是,若非相国当日极力举荐嫪毐,秦国今日又怎会有此叛乱?”

    吕不韦心中一颤,动了动嘴唇喃喃道,

    “是啊,赵摎虽是秦国宗室,却早就遭了先王的厌弃,是臣轻信了他的花言巧语,才会酿成今日之大祸...”

    那时他并未看出对方的野心,而等到赵摎暗中向王上投诚、公然与他针锋相对时,已经太晚了。

    秦王眸中闪过一抹厉色,

    “相国慎言!世间只有阴人嫪毐,何来宗亲赵摎?你举荐嫪毐一事虽受了蒙蔽,但太后与他诞育二子一事,你为何又故意知情不报?”

    秦法严苛,对官员渎职罪实行终身追责制,而又因为连坐制的存在,如有直系下属或举荐之人犯法,涉事官员要承担连坐责任。

    连坐责任也分很多种,吕不韦熟读秦律,知道以赵摎此次犯下的谋逆大罪,自己恐怕要面临“法”(罢官)和“迁”(流放)的连坐。

    他慢慢抬头,看向这个亲自看着长大的孩子,一脸戚戚然,

    “这么多年来臣视王上如亲子,王上如今刚回到咸阳,就迫不及待要治臣的罪吗?”

    秦王眸色沉沉看着他,

    “可是相国忘了,寡人是先王之子,是大秦的王。你是臣,我是君,相国又岂能视寡人如亲子?”

    虽然吕不韦此次平叛有功,但现在,无疑也是从他手中夺权的最好时机,秦国朝堂,绝不能再出现另一个独揽大权长达数十年的魏冉了。

    吕不韦怔愣一下,满目悲凉道,

    “王上幼时,不是最喜欢喊臣一声‘仲父’么?这世间,还有谁会像臣一样永远不会背叛王上呢?太后是你的生母,嫪毐是你的王叔,他们都比不上臣啊!”

    “所以你先前故意瞒着这件事,就是为了把它当做加冠的贺礼,好送给寡人一个惊喜?”秦王漠然问道。

    吕不韦确实是这么想的,随着秦王日渐长大,与自己的争执已越来越多,既然王上要助旁人来制掣他,他自然想让王上好好看看对方究竟是什么货色。

    只有彻底击碎王上对宗室的幻想,他才有机会继续辅佐成年后的秦王。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赵摎竟胆大包天到敢造反,那可是造反呐!

    ...

    最终,秦王并没有下诏罢免吕不韦,而是让他暂卸权归家反思。

    李世民听闻此事后,并不感到意外。

    吕不韦权势太大,又与秦王政见相左,君权与相权早已埋下激烈冲突的祸端,秦王是一定会罢免他的。

    可他会像史书上那样,把罢相的时间推到明年,不是顾全吕不韦的面子,而是为了先巩固手中的权力。

    如今朝堂上大半是吕不韦的人,这时提出罢相必会遭到反对。

    但这场叛乱牵扯到那么多高官和士卒,秦国朝堂将迎来一次大换血,秦王正好能趁机安插人手,再逐步把赋闲的吕不韦边缘化,将对方手中的权力一步步接管过来...

    李世民蹲在殿外双手托腮望着远方,从离开雍城那天算起,他已经足足七天没跟秦王说过话了。

    虽然是他单方面坚持的冷战,可是一个当爹的怎么就这么倔呢,他就不能主动哄哄孩子吗?

    自己又不是储君,一个小小公子的老师是谁,实际上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几人关心啊,除了秦王自己!

    这时,一大早被抱去兴乐宫的扶苏突然出现在远方,兴奋大喊着朝他奔跑而来,

    “阿嘀嘀嘀,北(给)泥钱钱哦,钱多多啦...”

    他不顾身后随从的追赶,迈着短腿跑得飞快,李世民怕他摔倒急忙奔上前一把接住他,结果两人抱着一起摔了个底朝天。

    扶苏坐在地上,小脸红扑扑地激动比划着双手,

    “肿么多钱钱哦,俘俘北泥的(父父给你的)...”

    他其实并不懂钱有什么用处,但哪个小孩子看到满满几大筐圆钱不会兴奋得两眼放光呢?那可是他们得到的新玩具啊,有那么多!

    李世民听完眼睛一亮,想问他是不是会喊阿父了,却听到一道冷冰冰的声音从头顶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