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兴琛看了下战舰上的人员名单,9号的主驾驶是衡景明。
国航的学生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他是宋兴琛那一届的风云人物。他比宋兴琛大了两岁,本来已经考上了省理工,据说是跟同学来国航旁听了一节公开课,回去之后便毅然决然地退学,重新考上了国航。
入校时候的专业属后勤系,因为实操成绩优异,破格转系到宋兴琛隔壁班去了,据说理论知识不行,但是上了战舰能跟老师五五开。上学的时候人送绰号“战神”,还没毕业,两个集团军就都想将他收入麾下。
“原来是他啊。”古嫣的口气不是很友善,她重新扫描了一遍舰身受损的部位,好在除了舰腹有一点不严重的擦伤之外,其他地方的影响不大。
宋兴琛惊讶,古嫣跟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校的,难道衡景明都这么出名了吗,“你知道他?”
“太空军一共十个集团军,两个都希望能招他进来,我爸是六部的,我当然也听过。”古嫣放弃操纵杆,输入指令,操纵面板从中间打开,双柄的操纵杆降下去,里面露出一个悬浮的球。“对我来说,他有那样的天赋,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宋兴琛看着球状操纵盘,问她:“你怎么用‘篮球’?这个灵敏度太高了,搞不好就得机毁人亡。”
“少乌鸦嘴!”古嫣白了他一眼,“你以为他们用的是什么,才能做到这么精确的瞄准和攻击?”
漫长的太空史星际史中,人类的飞船从一开始越造越大,到后来追求轻便,但是机身简化,内部的操控设备却越增越多,驾驶员行为规范守则和操作指南厚得能砸死人。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改良,设计出来这种球状的操控器,类似游戏机的手柄,适配速度快爆发力强的小型战舰。
因为大小形状都跟篮球相似,所以这个学名为“球型敏度操纵杆”的昵称叫做篮球。但是对驾驶员的自身素质要求也不低,所以像他们这种刚毕业的学生,基本上还是用传统的双柄式操纵杆。
“昙华,打开激光帆。”宋兴琛飞快地在操控台上输入了几个跃迁点,目光落在屏幕右上角不断攀升的数字,有点像手机的充电,不敢置信,“咱们现在的能量……满了?”
“你以为这是真的飞船吗?”古嫣手速快得简直能去打上个月刚结束的“星球杯”游戏职业联赛,她一手掌控“篮球”,一手不间断地连续在指令盘里输入指标。宋兴琛看见周边的光点一个接一个地亮起来,古嫣在开放这艘战舰本来应有的全部功能,核裂变备用发动机、激光推进器、甚至还有冲压喷气导弹。
她发出啧啧的声音,手上的动作终于终于停了下来,“唯一打不开的权限就是自动修复功能,还加了三层密,看来这是罗老师的底线了。”
宋兴琛坐在她旁边,他很少会见到一个人会散发出这种捕猎者的气息,闻到的血腥味没让她退缩,反而激发了古老的基因。
于是他神使鬼差地问了一句,“你是几月份出生的?”
“什么?”古嫣压根没听他在说什么,她扫了一眼倒计时,还有七分钟,于是自动屏蔽了跟现在这个场景无关的全部对话,“别说废话了,给我瞄准点!”
如果把这场课堂演习当做电子游戏的话,那么他们跟9号就是因为技术开挂而留到最后的两架战舰,这些不是真正的飞船,而是模拟器。不断设定到出厂设置,只要不被击落,那他们就不会受到能源枯竭和武器限制的影响。
姜昙华把身边的电子屏推了上去,开放了这么多权限,早就失去了数据记录和分析的意义。他把自己的座椅升到半空,虽然这艘战舰的整体防护罩被击碎了,但导弹舱和战舰腹部还有自带的防护罩,只要调整好角度和位置,效果也不逊色。
“跃迁坐标确定,五个被他们锁定了三个,剩下两个都可以用。”
话音刚落,战舰就侧身,以一个诡异的角度侧着避开大部分攻击,借助流弹的助推力进入跃迁点,同时一颗冲压喷气导弹就直冲着9号的面门而去,炸地所有人眼前一亮。可6号刚从第二个跃迁点出来,9号的电弧光能炮就长了眼睛似的紧随其后,6号当机立断二次跃迁,出现在距离9号十公里之外的太空漂浮物后面。9号反应更是不慢,张开蛛网激光帆,全速朝着6号撞过去,大有一副同归于尽的模样。
此时此刻,舰舱外。
所有的同学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俩随意开放权限在模拟场里横行的战舰,发出不同音阶的抽气声。刚才那个提问题的女生偷眼看了看老师,发现人家并没有制止的打算,于是闭紧了嘴。罗金鳞又打开了两个曲面屏,放大了画面,学生就是学生自己的教材,尽管这六个人属于正面反面还很难说。
被当做反面教材之一的6号在古嫣一套细节拉满的操作之下,宋兴琛隐隐约约觉得自己早上不应该吃这么多,他上了这几年学,以前也驾驶过战舰,但是有想吐的感觉还是第一次。古嫣这驾驶技术这要是放在马路上,高低被判个危险驾驶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