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8171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陈年
A- A+
    慕之已经在松石巷口一连站了三日,前方不远便是蕙娘的面摊,但她只敢远远看着,始终没敢再走过去同她说话。

    今日似乎比前两日还要忙一些,慕之已经好半晌没见蕙娘从后厨出来了,人一多起来,那老妇就显得力不从心,好在每到黄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都会跑来将老妇替下来,他一边招呼客人一边上菜,如此一来蕙娘倒是还能轻松些。

    通过街坊四邻的言语,慕之也渐渐知道了蕙娘的处境,据说她们一家是在三年前从临近的项州搬来上京,那时蕙娘的男人秦家大郎还活着。

    秦大郎是个木匠手艺好,活计多,蕙娘则开了家面摊,上面供养着老母,下供着小叔子上私塾,日子倒也过得去。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秦大郎短命,刚来上京半年就死了,待打发完丧事已是家徒四壁,只剩了个哭瞎了眼的老母,和一个年幼的小叔子二郎。

    “唉,按说她和秦大郎反正也没有一儿半女,完全可以找个男人再嫁,但她就这么硬生生守了三年,一直靠着面摊那点收入过活,供着婆母的药就算了,还非得供着小叔子上私塾,眼看着二郎都十五了,也不让他学门手艺,只叫他好好读书。”

    街口,一个替人写信的老头一边叹息着说道。

    慕之听到这些迟疑了片刻,想到之前有人说她是官家小姐,不由得心念一动,试探道:“我听说她之前也是出身官宦识得些字,想必是想让二郎读书出人头地吧!”

    “有什么用?”

    那老头听了一脸郁愤:“话说我年轻时也抱有这样的念头,也曾雄心壮志,势要博个功名光宗耀祖,可现在呢?”

    老头啪的一声拍向桌案,满腔怒火道:“我从前朝考到本朝,考了三十年,最后还不是来这摆摊写信为生?朝廷那些狗官,有眼无珠,尸位素餐……”

    他越说越愤怒,口中大骂历届考官,最后竟抬手将摊子一掀:“娃娃,我不摆了,回家了。”

    慕之哪敢再多嘴,慌乱的点点头:“老伯你……慢些……”

    老头走后不久,四周的摊贩也陆陆续续都收摊回家了。

    慕之看着天色已晚,今日肯定也再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了,正在她转身想走时,身后一个声音忽然响起。

    “等一等”

    慕之回头一看,蕙娘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这位……小哥?”

    慕之看了看四周,身边已空无一人,她迟疑着说了句:“我?”

    蕙娘不好意思的笑了:“正是”

    原来,秦二郎这几日注意到了慕之每天晚上都会站在街口望着他们的面摊,便和嫂嫂说了此事,蕙娘其实也注意到了她,正好此时摊子人少了些,便解了围裙上前一问。

    慕之看到这张有些熟悉的面容时,下意识想逃,但想到这可能是与她为数不多说话的机会又生生忍住了。

    她僵硬道:“你,你有什么事吗?”

    蕙娘露齿一笑,暗地松了口气,她本以为慕之日日来巷口盯着他们是来踩点的,见她这幅局促的模样也放下了戒心,便笑道:“可曾吃过饭了?”

    事发突然,慕之辨不清她的目的,一时没有回答,蕙娘却以为她是没钱吃饭才远远站着看他们,便热心的将她拉了过去。

    “二郎,去煮碗面!”

    慕之这才反应过来她要做什么,连忙道:“我我我……不是……”

    “没事,这碗面不要你钱。”

    蕙娘说罢根本就不给慕之拒绝的机会,拉着她就往面摊走。

    不一会儿面好了,秦二郎将面端了上来,蕙娘从筷笼取出一双筷子递给慕之:“给,吃吧,这碗面算是我请的。”

    筷子停在半空,久久没有接过去,慕之的一双眼直直的看着蕙娘,似乎想从她看出些什么。

    蕙娘见她迟迟不肯接筷子以为她是不好意思,便将筷子塞到她的手里,笑着说道:“快吃吧,一会儿凉了。”

    她说罢便转过身准备去后厨洗碗。

    “等等……”慕之忽然开口道。

    蕙娘脚步一顿,转过身问道:“怎么了?”

    “你……”

    慕之终于抬起头,她看着这张熟悉的脸旁慢慢红了眼眶,亲人就在面前可她不知道要怎样开口同她讲,自己就是她的表妹。

    慕之流了泪又被她一把抹掉,她意识到今天是个机会,是她和表姐相认的机会,如果可以,她也许还能从她口中问出母亲和姐姐的下落。

    想到此处,慕之强压下喉中的哽咽:“你,你……”

    然而还没待她说出下半句,身后忽然传来一声粗犷的男声。

    “老板娘,一斤牛肉,两坛好酒!”

    “诶,好嘞!”

    听着这位是大主顾,蕙娘下意识答应一声,待抬头看到说话之人时不禁骂道:“呦,这不是王屠户吗?听说你这些日子忙得很,怎么有空来我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