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
而在殿外,孟青仍在与侍卫们苦战。他的体力逐渐消耗殆尽,但他的眼神依然如鹰隼般锐利。他瞅准一个机会,夺过一名侍卫的长刀,大喝一声,长刀在他手中舞成一片光影,暂时逼退了周围的侍卫。他心中焦急地想着:孟莲是否已经成功见到陛下?自己还能支撑多久?但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放弃,一定要为父亲争取一线生机。
帝王不动声色地将孟莲呈上来的证据藏于袖中,随后目光威严地扫向王家众人,说道:“今日暂且休议,诸位先行退下。”王家众人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违抗圣意,只得行礼告退。待众人离去,帝王看向孟莲,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探究:“你这女子,究竟是何人?所呈之物事关重大,你可有详情要禀?”孟莲赶忙再次跪下,抬起头时,眼神坚定而清澈:“陛下,民女孟莲,乃是户部尚书孟江之女。我孟家蒙冤受屈,遭王家恶意陷害,陛下手中之物便是铁证。”言罢,她将孟家之事的来龙去脉,条理清晰地细细诉说。帝王听着,眉头微微皱起,时而沉思,时而点头。
与此同时,殿外的孟青已身疲力竭,身上伤口的鲜血不断渗出,将他那原本青布长衫染得一片殷红。他的动作渐渐迟缓,脚步也开始踉跄,但每一次面临侍卫的攻击,他总能强打起精神,拼力抵挡。他心中只有一个执念:坚持住,孟莲定能说服陛下。那坚毅的眼神中透露出视死如归的决心,他紧咬牙关,额头上青筋暴起,手中长刀虽已沉重不堪,却依旧挥舞如风。
孟莲说完,大殿内陷入一片寂静。帝王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朕已知晓,你且放心,朕定会彻查此事,还孟家一个公道。”孟莲闻言,眼中泪水夺眶而出,那是多日来的委屈与担忧得到释放的宣泄,她哽咽着说道:“多谢陛下圣明,陛下之恩,孟家上下感激涕零。”
帝王即刻传旨,令侍卫停止对孟青的攻击,并宣孟青进殿。孟青听闻旨意,长舒一口气,手中长刀哐当落地,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进大殿。他的面容苍白如纸,发丝凌乱地贴在脸颊,却依然努力挺直腰杆,向帝王行礼。帝王看着眼前狼狈却倔强的孟青,心中不禁对孟家兄妹的勇气与孝心暗暗赞赏。孟青抬起头,目光与帝王交汇,那眼中满是对陛下公正裁决的期待与信任。
帝王看着孟青,缓缓开口:“孟青,你且将所知王家陷害之事,详细道来,朕要知晓每一处细节。”孟青微微抱拳,声音虽略显虚弱却依然沉稳:“陛下,王家为了扳倒家父,伪造赋税账目,买通小吏伪证,还在城中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儿臣为寻证据,险些丧命于王家护卫之手,幸得陛下圣恩,此刻方能站在此处,向陛下陈明真相。”孟青说话间,眼神始终坚定地直视帝王,身姿挺拔,展现出不屈的气度,那被鲜血浸透的青布长衫仿佛也在诉说着他的坚韧与执着。
帝王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深思:“朕会派人严查账目与证人,若孟家果真是被冤枉,朕自不会姑息王家恶行。”孟莲在一旁听闻,心中稍感宽慰,她轻声说道:“陛下圣明,只是王家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还望陛下小心应对,莫要被其蒙蔽。”孟莲目光诚挚,虽身为女子,却在此时尽显聪慧与果敢,她身着的淡蓝色罗裙虽已破损,却无损于她那淡雅中透着坚毅的气质。
孟青心中亦知王家党羽众多,绝非轻易可除,他抱拳进言:“陛下,王家党羽遍布,儿臣担忧他们会在调查期间销毁证据或威胁证人,陛下可暗中派遣亲信之人,秘密行事,以免打草惊蛇。”帝王凝视着孟青,心中认可他的谨慎,说道:“朕自会安排妥当,你兄妹二人今日暂且在宫中安歇,待朕有了结果,再做定夺。”
孟青与孟莲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疲惫与欣慰,他们齐声说道:“多谢陛下体恤。”而后,在侍从的带领下,孟青与孟莲缓缓退出大殿。孟青脚步虚浮,孟莲急忙伸手搀扶,孟青低声道:“莲儿,父亲有救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孟莲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是啊,哥哥,只是这宫廷风云变幻,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
孟青与孟莲随着侍从来到了宫中的一处偏殿休息。孟青坐在榻上,他的青布长衫已被侍从小心地换下,伤口也经过了简单的处理。他上身赤裸,露出精瘦却结实的身躯,一道道新旧伤痕交错纵横,仿佛在诉说着他过往的艰辛与坚韧。他的面容略显憔悴,头发有些蓬乱,但眼神依旧透着冷静与睿智,正陷入沉思之中,心中暗自盘算着后续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以及如何应对王家可能的反扑。
孟莲在一旁轻轻踱步,她身上的淡蓝色罗裙已破损不堪,也换上了宫女送来的素色棉质长裙。她不时看向孟青,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轻声说道:“哥哥,你先好好休息,你受了这么重的伤,可别再劳神了。”孟青微微抬头,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莲儿,我无妨。如今虽已将证据呈给陛下,但王家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提前想好对策。”
就在这时,殿门被轻轻推开,一位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走了进来。她是宫中的公主,今日听闻了孟家兄妹的事情,心中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