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大帝在朝堂之上,当着众臣的面,将所收集到的证据一一陈列。那妃嫔兄长起初还百般抵赖,他身着华丽朝服,头戴官帽,却难掩眼中的慌张与心虚。他大声狡辩:“陛下,此乃污蔑,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大帝冷哼一声,威严地说道:“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你妄图扰乱宫廷,陷害忠良,其心可诛。”此时,倾如也缓缓走进朝堂,她虽面容略显憔悴,但气质依旧淡雅。她直视着那妃嫔兄长,平静地说:“大人,你为了一己私欲,不惜威胁无辜之人,让这宫廷陷入纷争,难道就没有一丝愧疚吗?”
妃嫔兄长看到倾如,眼中闪过一丝怨恨,但在大帝的威严之下,又不敢造次。倾如继续说道:“你以为可以只手遮天,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她的声音清脆,在朝堂上回荡,让不少大臣都对她的勇气和正直暗暗钦佩。
大帝接着宣判,削去妃嫔兄长的官职,并将其打入大牢,等候进一步的惩处。那妃嫔也因参与阴谋,被降为庶人,逐出宫廷。倾如看着这一切,心中松了一口气,但她知道,宫廷中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她走到大帝身边,轻声说:“陛下,此次虽平息了风波,但日后还需多加防范。”大帝握住倾如的手,看着她疲惫的面容,心中满是怜惜:“多亏有你,朕才得以顺利解决此事。你也累了,好好休息吧。”倾如微微摇头:“陛下之事,倾如不敢有丝毫懈怠。”她的心中,此刻充满了对大帝更深的忠诚与守护之意,同时也在思索着如何在这复杂的宫廷中,进一步巩固大帝的统治,避免类似的阴谋再次发生。
风波暂息,宫廷似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实则暗涌仍在。倾如并未因疲惫而停歇,她开始着意梳理宫廷内务,欲从根本上杜绝隐患。
倾如身着一袭简洁的湖蓝色布裙,布质虽朴素,却因裁剪得体而衬得她身姿婀娜。她将长发挽成一个松松的发髻,几枚银质的小花簪子随意点缀其间,淡雅素净。她每日穿梭于各宫各殿,与宫女太监们耐心交谈,了解宫廷中大小事务的运作流程,眼中始终带着温和与专注,那神情仿佛在探究一本深奥的典籍,一心要找出其中潜藏的错漏。
一日,倾如在御花园中偶遇一位老嬷嬷,老嬷嬷眼神闪烁,似有话欲言又止。倾如心中一动,上前轻声问道:“嬷嬷,您可是有什么难处?不妨告知于我。”老嬷嬷犹豫再三,才凑近倾如低声道:“姑娘,老奴听闻有些侍卫与宫外之人暗中勾结,常传递些消息出去,老奴怕……怕会对陛下不利。”倾如心中一惊,脸上却仍保持镇定,她轻轻握住老嬷嬷的手:“嬷嬷,此事可莫要再与他人提起,我自会处理。”
倾如赶忙前去禀报大帝,大帝听闻后,神色凝重,他身着一袭黑色绣金长袍,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他来回踱步,沉声道:“此事不可小觑,若消息属实,宫廷安危堪忧。”倾如看着大帝忧虑的模样,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她主动请缨,暗中调查那些侍卫。倾如乔装成小宫女,在侍卫们常出没的地方悄悄观察。她看到一名侍卫时常在深夜独自走向宫墙偏僻角落,行为鬼鬼祟祟。倾如小心翼翼地跟在其后,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既紧张又兴奋,她深知自己离真相或许越来越近。待侍卫停下,倾如躲在一丛灌木后,偷听到那侍卫正与墙外之人低声交谈着宫中兵力部署之事。
倾如急忙回去将所见所闻告知大帝,大帝大怒,即刻下令抓捕那名侍卫及相关人等。审讯之时,倾如也在一旁,她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被审之人,不放过任何一个表情变化。那侍卫起初还嘴硬,不肯招供,倾如走上前,眼神中带着威严与洞察:“你若现在坦白,陛下或可从轻发落,你家中老小也免受牵连,你可要想清楚了。”侍卫听闻,心中防线渐渐瓦解,终于道出是受朝中一位重臣指使,意图在关键时刻里应外合,谋朝篡位。倾如与大帝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忧虑与决心,一场针对叛国阴谋的反击战即将拉开帷幕。
得知是朝中重臣在背后捣鬼,大帝龙颜大怒,立即下令彻查该重臣的所有势力与往来关系。倾如则在一旁默默协助,她换上了一身严谨的深紫色女官服饰,腰间束着一条镶嵌着蓝宝石的腰带,凸显出她纤细的腰肢,同时也增添了几分庄重。她的头发整齐地梳成高髻,插着一支象征着身份的翡翠簪子,面容沉静如水,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能看穿一切阴谋诡计。
在调查过程中,倾如发现这位重臣与边疆的一些势力也有所勾结。她带着收集到的证据匆匆去见大帝,大帝正在书房中沉思,他身着一袭华丽的龙袍,那龙纹仿佛在他身上盘旋游动,彰显着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倾如走进书房,行礼后便将证据呈递上去,说道:“陛下,此臣不仅在朝中结党营私,还与边疆势力暗中往来,其野心昭然若揭,恐是想借边疆之乱,趁势颠覆我朝。”
大帝接过证据,目光冰冷地翻阅着,愤怒地说道:“朕待他不薄,他竟敢如此狼子野心!”倾如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陛下,当下之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