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7777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胜出
A- A+
    让秋菊买回来了黄绢绸,她熟稔的裁剪出来,夏妈妈颇为骄傲道:“咱们姑娘真是心灵手巧,我只教了一遍就记住了。”

    舍娘有些心虚道:“那也是你教的好。”

    做针线活,当然只能散学之后做,除了房里贴身伺候的丫头,连外头伺候的粗使丫头都不知晓她在做什么。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虽说她是重生,但不能完全依照前世的经验和经历,有些事情告诉她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她也不能觉得裴老太爷命不久矣,自己就可以不把人家当回事。

    这样能够出风头的事情,全府上下都很重视,姑娘们都是送各色针线,但是大人们就不能仅仅只送针线这些。

    裴六爷正和妻子商量:“去年老爷子六十大寿,咱们送的是一扇屏风,今年不是整寿,倒也不必太过隆重。”

    庾氏便道:“我嫁妆里倒是有一对青玉做的仙鹤把盏杯,若不然,就拿那对出来,找个匣子就好。”

    在裴家,庾氏素来大方,尤其是对裴六爷,真个是掏心掏肺。

    裴六爷摆手:“你的嫁妆且收着吧,也不必全部拿出来,若咱们送的太贵重,恐怕有心人,还觉得咱们太过富贵。我想老爷子素来喜欢那些经文,不如我亲手抄写两本经书奉上,权当贺礼了。”

    “还是再添一样吧。”庾氏道。

    裴六爷这才道:“那就送一套漆器。”

    俩口子商定了,庾氏才起身道:“我还要去大嫂那里去一趟。”

    “去那儿做什么?”裴六爷不解。

    “孟家三妗子来了,我去凑桌打牌。”庾氏笑道。

    裴六爷指了指外面:“我也去书房。”

    却说庾氏从院子里出来,正好看到三姑娘宜娘经过,宜娘这些日子自然在忙大事,她和所有人都想的不同。别人都觉得奉承裴老太爷有用,可是裴老太爷又不管内宅的事情,内宅都是裴老夫人负责,故而,她近来也是往老太太那里走动的勤,尤其是知晓裴老夫人为了儿子的死耿耿于怀,还特地抄了一本血经送去。

    故而,庾氏见她脸色煞白,还关心道:“三丫头,你这是怎么了?若是累了,快回去歇息吧。”

    “多谢六婶关心,我就是这几日有些着了风寒。”宜娘勉强扯出一张笑靥,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但她也只能这么做,虽说她身世很可怜,可是嘴上同情的多,真正站在她这边的少。

    庾氏见她摇摇欲坠,也不好拉着她说话,忙吩咐常妈妈:“扶着你家小姐下去吧。”

    常妈妈赶紧上前扶着,她也没想到这位何姑娘对自己这么狠,原来的三小姐做什么事情都是随缘,没这般目的性强。

    但也因为如此,常妈妈和岁岁也都有了盼头,至少不会再向以前似的被赶去庙里。

    有时候你不争,底下人都会欺负你,还造谣你,简直是让人百口莫辩。

    又说裴老夫人看着手上这本血经,心情很复杂,她身边伺候老了的向嬷嬷道:“老太太,三姑娘真是有心了。”

    “我听说对自己狠的人,对别人更狠。我对她并无什么恩情,她却用自己的血来尽孝,不知她所求什么?”裴老夫人道。

    沉吟片刻,裴老夫人又看向向嬷嬷道:“老三媳妇的外甥女的亲事,我说的那个方家答应了么?”

    向嬷嬷笑道:“方家不过一介商贾,您亲自说的话,她们已经派人上门了。”

    “这就好,陆氏寡妇失业的,怕也拿不出什么来,你从我的库房挑些东西送去给宋丫头,再让曹氏帮忙操持,庾氏做媒人。”裴老夫人安排下来。

    向嬷嬷感叹:“您对三太太可真好。”

    说罢领命而去。

    曹氏面上听了笑嘻嘻,等向嬷嬷一走,又啐了一口:“什么东西,都是裴家的媳妇,难道咱们就是活该操心的命,都是赘字号的不成。”

    曹氏的心腹顺儿道:“也不止您一个,就是六太太那边也要去做媒人。”

    “平日我看她老人家对六弟妹一般,现下有了跑腿的活就舍不得让自己人跑,要人家跑。”曹氏抱怨。

    她以前自然不敢说这些话,但是现下她不仅管了家,人有了底气,脾气自然不一般。

    又说向嬷嬷到六房时,却发现庾氏去了大房,院子里见舍娘在跳百索,倒是笑了:“五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玩,怎么不去找六姑娘玩,你们做姐妹的自当亲香些才好。”

    舍娘想舜娘年纪比她还小,架子倒是大,怎么要自己去找她,她怎么就不能来找自己。

    前世也是这样,明明都是姐妹,舜娘就似乎凌驾于姐妹之上。

    但现在当着向嬷嬷一个下人说这些也没意思,她笑道:“好,日后您喊舜娘过来,我们一起跳百索。”

    向嬷嬷笑着应是。

    跳完百索之后,舍娘梳洗一番,她换上常服,没办法,再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