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763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我为什么而活着\\’
A- A+
    中国改革开放后十几年,经济重心从农村逐渐移动到城市,不断推进城镇化,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9+2”的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并稳步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国际竞争力不低,也是国内人口竞争力的重点。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他们不再拘泥于一方水土,争得上游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宋家也如此,宋润南拖着一家四口千里迢迢来到青城这座沿海城市打工,青城离故乡柳城近,且青城是国家开发重点,各类企业都缺人,彼时的房地产更是如火如荼的抢手,宋润南先跟着工头去搬砖,就一步步打基础,口袋的钱总是回了家就空。

    “青漂”的好几年过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日子,连搬了好几个家,还要考虑孩子上学问题。

    但青城户口也难办,宋家也清楚孩子得在城市长未来才有出路,宋润南和老婆四处奔走托人关系,给宋苛和宋苛他姐宋微微安排好了学校。

    上的都叫青春小学,青春中学,若是有户口,宋家八九不离十还会选青春高中。他们乐呵呵说跟青城就差一个字,以后上青城大学都不是问题!

    …

    二人故事的开头就在青春中学,初二下学期。

    “班长还有几个班干部,过来搬桌椅!”

    班里几个女生拥在一起嘻嘻哈哈挤进八年级一班的门,齐声朝里喊。

    “又搬桌椅?能不能一次性搬完啊!这都第几个了,就看咱班人少,转学的都往这塞!”班长周予撩了一把前额的刘海,冲着天花板抱怨道。

    学习委员是女生,细声细气催着班长赶紧动手别耍帅。

    “你们女生搬不动就算了,那个谁,王强,宋苛跟我就成。”周予两手揽住两个男班干,对着学习委员撇头努嘴,意思是‘让一让。’

    这时候还流行绅士行为,所谓绅士行为,就是女生干不动的事男生来干,搬水搬书等重物啊,值日大扫除啊,班里男生人多,几乎被他们承包。

    宋苛打心底眼里不喜欢这做法,它深化男强女弱的观念,加深人的刻板印象,不符合人人平等的理念。

    在社会是这样,在家里居然还是这样。

    家是心灵的港湾,却捏你的后颈捏到发红发紫,让你承认:“你虽然小,但姐姐是女孩子,你要让让她。”

    “都是人,怎么就不能做了?”

    “又不是参加运动会分性别项目。”

    宋苛一定要这么说。

    可他缄默不言,不按上次那般讨理,他尝试去融入集体。

    气喘吁吁搬完了桌椅,一共四个,其中一个正正好好安排到宋苛的座位后面,他们班级教室比别的要小,安排成两人一坐没分开,宋苛在倒数最后一排,现在有转校生就成倒数第二排了。

    那桌椅孤零零放在最后,夕阳在外头斜射进来,给靠窗的一排同学的脑袋染成天然的橘黄色,施舍了一点光线在那最后一排的桌面,宋苛只觉得那桌子灰尘积了挺多,美感顿时全无。

    放学时间一到,学生三五成群站在狭窄的座椅过道间,宋苛一个人收拾完书包,他拍拍挡住去路的几个人,聊天的声音很大,对他视若无睹,宋苛只好耸耸肩,抄个远路出教室。

    校内校外哪里都是人,他们有的校服系在腰杆上,现出花花绿绿的衣裳,有的相互揽着肩膀在小吃店驻足,商量后天是逃课上网吧还是等下课吃宵夜。

    宋苛穿行在人群之间,独自走过灰色地带。

    乏味的又一天。

    ...

    第二天早读比平时晚,学生吚吚呜呜念着语文要求背诵课本的《三峡》,语调参差不齐像是念咒,夹杂着递交作业本和回首偷摸讲话的小声音。

    宋苛百无聊赖对着口型,五指分别开工,先夹古诗词的那一面,再夹后面单元的故事开小差。

    他一翻,是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曾几何时,他也被这个问题深深困扰,他自知自己不会是个好的读者,仍饶有兴致默读起来。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那您的一生未免太无聊。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哦?是吗。

    周遭的一切忽然静了,所有人还立着书本偷懒,驼背的姿势却不自主挺直了,周苛心觉必是老班来查岗,他坐后排小动作一贯看不见,便象征性地将眸子微微抬起,心里继续默读罗素的随笔。

    独这一眼,宋苛的大脑完全成了一片黑洞,器脏尽数卷进去,唯剩那颗即使时间长河汹涌翻滚也要戛然静止跳动的心脏。

    呼吸困难,感受和降生时的自己如出一辙。

    吊顶的风扇已经很破,扇叶黏上好几层污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