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7609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少亡
A- A+
他心里毛毛的。

    *

    文英的表姑住在村子另一头,与其他两人并不同路,她本想去文俊家再陪松年聊会儿天什么的,却被文俊以“天快黑了,走夜路不安全”为由劝回去了,回家路上便只有他二人为伴。

    天色渐暗,村里没有路灯,狭长的石板小路更显幽深昏暗,仿佛没有尽头。

    “松年,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吧?”

    “以前暑假到隐山镇来过,柏村是第一次来。”

    “多半都是到隐山镇避暑。”文俊掏出打火机,点燃了一根香烟,“其实咱们柏村比隐山镇还凉快,风景也好,就是太偏了,路也不好走,而且…… ”

    其实他无心关注对方在聊什么,但出于礼貌总得给点回应,“而且什么?”

    “怪事太多。”

    这话倒是勾起了程松年的好奇心,“什么怪事?”

    “现在几点了?”

    答非所问,但松年还是乖乖打开手机看了眼时间,“六点二十。”

    “太阳马上落山咯。”文俊撇过头,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幸好我们也到家了。”

    说话间,二人已经走到了村卫生室门前,文俊叼着烟,拿钥匙开锁,推开了玻璃门。

    松年跟在后面,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话什么意思?”

    文俊歪了下脑袋,示意松年进来。等他乖乖进门后,对方立马拉上卷帘门,重新锁好玻璃门,继而走进屋子里,开始检查起窗户,关好锁紧。

    见文俊如此戒备,松年谨慎地提出猜测,“村里有小偷吗?”

    “对,有小偷。”对方忍俊不禁,拉上窗帘后,转头却换了一副表情,严肃且认真,一字一顿道,“祂,偷,命。”

    程松年挠挠头,干笑两声,“文俊哥真会开玩笑。”

    文俊不置可否,在烟灰缸里熄灭了烟,继续领着他往楼上走,“松年,你这几天晚上恐怕得和我睡一间房。”

    “嗯,没问题。”

    毕竟是借住在别人家,听安排就是。

    卖关子没卖成功,轮到文俊困惑了,“你怎么都不问为什么?”

    “客随主便。”他顿了一下,又十分配合地补了一句,“所以是因为什么?”

    文俊清了清嗓子,接着答:“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们村怪事太多,那么第一件怪事呢,就是——葬礼期间,晚上一定要关好门窗,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打开门窗,更不能走出家门。”

    “为什么?”

    文俊锁好阳台的窗户,望着即将没入西山的残阳,答道:“会死人的。”

    这不是玩笑话,程松年听得出来。

    “村里有这么个说法,死去的人往往不甘离世,在下葬之前,他们的鬼魂会在此徘徊,引诱生者陪他们一起下黄泉。”文俊往沙发上一坐,从茶几抽屉里摸出两罐可乐,一罐丢给松年,“尤其是,少亡人。”

    松年接住可乐,就近坐下,“少亡人?”

    “就是英年早逝的人,连后人都没留下。”文俊解释,“其实,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少亡人是不该这样大张旗鼓地办葬礼的,只不过……柏青他在我们村支教,挺受村里人爱戴的。”

    程松年不禁黯然。

    青哥今年也才二十四岁啊……

    文俊没再接着往下说,转而捡回之前的话题:“总之,晚上别开窗也别开门。”却见松年神游在外,似乎没听见他的叮嘱,他煞有介事道:“不然,真会出事的。”

    松年回过神来,将信将疑,“什么事?”

    文俊思索了一番,凑到他耳边悄悄说:“这事儿我跟你讲了,你千万别跟文英说。”

    得到松年肯定的点头后,文俊方才开口,“你知道文英他们一家很早之前就搬到县城去了哈。”

    “嗯,听她提过。”

    “他们家之所以搬走,就是因为文英的大伯出事了。”他边说边打开了可乐罐,“据说,当时柏家二房有个女娃儿跟文英大伯关系很好,有天两人一起去河边玩,那个女娃儿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了。在那个女娃儿下葬前一晚,文英大伯失踪了。”

    “失踪了?”

    “不是普通的失踪。”文俊不自觉地压低了声音,“文英大伯那时候才六岁,晚上是跟他奶奶也就是二祖祖一起睡的。二祖祖说,那天晚上她听见了咚咚咚的敲窗声,她没理会,翻了个身打算接着睡,却突然发觉孙儿不见了。

    “她晚上视力不大好,立马就拉开了灯,这才发现孙儿已经打开窗爬上了窗台,窗外有个女娃儿飘在半空中,正在向他招手。她还没反应过来,孙儿直接就跳了下去。但是,他跳下去后就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

    “对外讲是失踪了,但他们都说文英的大伯是被那个去世的女娃儿带走了。文英爷爷觉得这事儿太晦气,才举家搬去了县城。不过,这些事文英并不知道,我也是在二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