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秋风,裹挟着金黄的银杏叶,像是大自然派出的小精灵,打着旋儿掠过走廊,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季节的故事。
教室里,灯光固执地亮着,像是不知疲倦的守护者,直到暮色完全将天空浸染成浓郁的墨色,如同一块巨大的深蓝色天鹅绒幕布,缓缓遮住了白日的喧嚣。
林听澜的笔记本在课桌间悄然传阅,那本子上,靛蓝、绯红、明黄三色笔迹错落交织,像是给晦涩难懂的物理公式与化学方程式披上了绚丽的外衣。
前排的吴昊,眼睛瞪得像铜铃,举着笔记,眼中满是惊叹,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这道电磁感应题用蓝色标注的解题步骤绝了!就像在黑暗里点了一盏明灯,一下子就看清思路了!”那模样,仿佛发现了宝藏一般。
林听澜闻言,下意识地推了推自己并不存在的空气眼镜,耳尖瞬间泛起红晕,像熟透的樱桃。
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羞涩,如同微风拂过风铃,轻柔地说:“其实是小棠棠建议用颜色区分题型,她说这样能更直观地梳理知识脉络。”那语气里,满是对周珏遥的赞赏与感激。
话还没说完,苏晚宁叼着笔,像只活泼的小松鼠,从隔壁桌探过头来,脸上写满了苦恼,眉毛都快拧成麻花了:“澜澜快教教我!这道导数题我盯着看了半小时,脑袋都快炸了,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她一边说着,一边晃了晃手中的练习册,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尝试的解题过程,却又都被重重划掉,像是一片被战火洗礼过的战场,满是失败的痕迹。
另一边,金雅婷的历史笔记本摊在桌上,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原本枯燥的年表,在她的笔下变成了生动的时间轴长卷。
商鞅变法的场景旁,她画了一群手持竹简、大步奔跑的秦兵,那表情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他们整齐的脚步声和激昂的口号声;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面里,油画人物跳起了活力四射的现代街舞,那夸张的动作和独特的创意,让人忍俊不禁。
她眼睛亮晶晶的,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兴奋地拽过周珏遥的胳膊,指着笔记本说:“你看!把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放在同个画面对比,瞬间就记住时间线了!而且这样对比着看,还能发现好多有趣的历史巧合呢!”她的笔尖还沾着未干的丙烯颜料,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颤动,像是在为她的兴奋伴奏。
周珏遥拿出了刚点的草莓奶云麻薯,那奶茶杯上还残留着温热的温度。她将温热的杯子塞进苏晚宁冰凉的手心,嗔怪道:“手这么凉也不知道多搓搓,快喝点奶茶暖和暖和。”
又把切好的苹果片推到林听澜面前,眼神里满是关切,“连续写了两小时程序,眼睛该休息了,吃点水果放松一下。”那眼神里的温柔,仿佛能将人融化。
物理竞赛前夜,寂静的教室里,只有电脑风扇轻微的嗡嗡声和林听澜急促的键盘敲击声。
林听澜的眉头几乎拧成了死结,电脑屏幕上的程序代码像一团扭曲的藤蔓,无论她怎么调试,都无法实现预期功能。键盘敲击声越来越急,越来越乱,仿佛她焦躁不安的内心在无声呐喊。
周珏遥悄悄走到她身边,她的脚步轻得像猫,生怕惊扰了林听澜的思绪。她轻轻按住她颤抖的手,声音温柔而坚定:“先休息一会吧,一直这样紧绷着,大脑也会罢工的。说不定放松一下,灵感就会突然出现了。”那声音,像一阵春风,轻轻拂过林听澜的心间。
“可是明天就要交作品了……”林听澜声音沙哑,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透着深深的疲惫与焦虑,“我试了所有办法,还是不行,要是这次搞砸了……”她的声音渐渐哽咽,不敢想象失败的后果,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像摇摇欲坠的珍珠。
就在这时,教室门“砰”的一声被撞开,苏晚宁抱着保温桶冲了进来,一路带起的风掀起了桌上的草稿纸,像一群受惊的小鸟。浓郁的鸡汤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驱散了空气中的紧张。
“我妈炖了三个小时的虫草鸡汤!说喝了补脑子,喝完肯定思路大开!”她气喘吁吁地说着,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容,仿佛这碗汤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金雅婷则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后抽出漫画本,扉页上画着Q版的林听澜,戴着发光的“最强大脑”头盔,周围环绕着各种神奇的代码光环,旁边配文:“致永远能破解难题的天才少女!”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颊微红,像一朵初绽的桃花:“虽然帮不上技术忙,但你看这个表情包是不是很提神?看到这么厉害的你,一定能重拾信心!”
林听澜深吸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将勇气和力量都吸入了体内。她重新投入到程序的调试中。
当晨光再次爬上窗台,染亮她疲惫却坚毅的脸庞时,她终于按下运行键。看着屏幕上完美呈现的模拟实验数据,她的眼眶瞬间湿润,那泪水里,有喜悦,有感动,更有对朋友们深深的感激。
她转身紧紧抱住身后三个同样带着黑眼圈,却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