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7555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傀儡
A- A+
    登基大典就在三日后,此时周玦和宇文嘉煜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没有太多犹豫,他们决定先上报太子。

    周玦本就是太子派来巡视礼部的,所以在这个关节点进入东宫也没什么人阻拦。

    恰好此时,淑妃也在。

    接到通报后赵砚立刻赶到这里,淑妃看情况不对便也跟了上来。

    “太子殿下,淑妃娘娘。”周玦和宇文嘉煜行礼后,有些迟疑,不知道在淑妃娘娘前能不能说这些话。

    瞧出了两人的窘迫,赵砚大手一挥道:“我母妃不是外人,有什么事情尽管说。”

    见此两人也不再犹豫,周玦率先开口道:“礼部那边臣去看过了,表面上没什么纰漏,配备的都很顺利,但臣对苏玉文还有些怀疑。”

    赵砚追问道:“怀疑什么?”

    宇文嘉煜接话道:“苏玉文,先帝二十三年进士,后进入通文馆任贤苑翰林。其父为礼部尚书苏大人,但据我调查,此前他并未参与过礼部的事务,殿下认为,这样一个人,凭什么能成为登基大典的主理礼官?”

    赵砚之前从未想到这一层,有些愣住了。

    “殿下,我们发现的太迟了。”

    周玦脸上担忧之色几乎要溢满,蹙起的眉峰远看似一座山。

    “不迟,”稳坐身后的淑妃突然幽幽地说了一声,随后从软座上起身,走近他们道:“此时筹谋,为时不晚。”

    对于淑妃来说,这场登基大典不出意外才是反常的。这样的疏漏于她而言,早在掌握之中。

    “砚儿,你记住,”淑妃转过身来,看着赵砚的眼睛,眸中兼具母亲的爱与杀手的狠,道:“谋,定生死;算,定天下。行事若无谋算,便是把后背留给敌人,必死无疑。”

    或许是鲜少见母亲这个样子,赵砚有些怔住了。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拱手道:“母妃,儿臣受教了。”

    “不知淑妃娘娘,有何打算?”

    在三人期待的目光中,淑妃微微一笑道:“周大人,我的打算,就是你。”

    “我?”

    周玦和宇文嘉煜都愣住了,旁边的赵砚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淑妃此言何意。

    “先皇临走前,将传国玉玺偷偷交给了我,让我择一可用之人,在危急之时助砚儿一臂之力。”

    三人心下一喜。传国玉玺向来由当权者收理,赵砚此前还担心父皇没有将玉玺给自己的泳衣,现在看来,是为了让自己暂避锋芒。

    可这样一来,周玦……

    玉玺所指之处,便是暗处利鞘所向之处。

    “周大人,你可愿意?”

    三人目光再次聚集,只是汇集的中心变成了周玦。

    这个时候,他又想起了那份遗诏。

    渺小的人,被皇权裹挟着前进,没有选择。

    还被谬以为所谓的天命。

    “淑妃娘娘,臣,万死不辞。”

    像是早已料到周玦的反应,淑妃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你是太子的太傅,由你来,最合适不过了。”

    此时林琅还留在礼部馆中。周玦同她打了招呼,也拜托姜听照料一二。

    那时候她还佯装气鼓鼓地说,能照顾好自己,别总拿她当小孩子。

    可周玦走后,她心里却一阵不安,说不上来的不安。

    料想是这几天没有休息好,林琅也没有再深究。忙着跟姜听聊天,听她介绍礼部馆中的规矩,随行同时还和苏玉文还聊了会天。这样有能力的女子,在做内宅之外的事情时,眼神中散发的光芒难以忽视。

    “苏大人第一次接手礼部事宜就能做的这般好!”

    林琅眼睛里亮亮的,眼见的比平时开心很多。或许是不用在史馆抄书,又能和姜听见面,便欢脱了许多。

    苏玉文低头浅笑,谦虚道:“也多亏了有娘子的帮忙,功劳不能都给我了。”

    现在在林琅的眼睛里他还是一个谦谦君子,做事得体说话也周到,看起来对姜听也很好,没什么可指摘的。

    只是姜听眉眼间淡淡的忧愁总是挥之不去,只是每个人都没得到想要的结局。

    走出礼部馆大门时,林琅惊讶地发现周玦已经在这里等着她了。

    “这么快就回来了?”

    林琅自然地挽起他的手,问道。

    在林琅来之前,周玦还是一副愁眉苦脸样。但一看到她的脸,周玦便藏起了所有情绪,用笑回应着她。

    “去和太子确认一下大典的一些事宜罢了,快得很。”

    林琅想起了那股莫名其妙的不安,不禁放慢了步伐,缓缓问道:“你……没瞒着我什么吧?”

    周玦不由得一愣,但还是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安抚道:“没有。”

    有些事情,她知道的越少,越安全。

    希望就算到了真的出事那一日,我尽全力保下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