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7555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监国之责
A- A+
    大殿之上,群臣议论纷纷。

    这几日官家都没有来上朝,对外只宣称得了风寒,一直是皇后垂帘听政,众大臣早有异议。

    这天到了该上朝的时间,龙椅及珠帘后都空无一人,殿下站的的些许老臣闷不免心存疑虑,都在窃窃私语。

    太子几日不见,此刻姗姗来迟,引得众人侧目。

    和身后的宇文嘉煜几日不见,为了表现亲近些,还特地单边眨了个眼,好像在说:

    等着看好戏吧。

    宇文嘉煜:……?

    另一边的周玦:?……

    周玦后面的陈文川:……(无意瞥见)!(为什么要做这么油腻的表情!)

    官家在大太监的搀扶下坐到了龙椅上,面色还有些苍白,但目光依旧炯炯有神。往下扫视一圈,便无人再敢乱说话。

    “参见陛下—”

    时辰到,群臣皆跪,众声呼之。

    “众爱卿,平身。”

    说一句话的间隙要咳嗽好几次,每咳一声下面的人都心惊。这里人也不傻,看得出来官家的身体不好。

    具体是什么情况,谁也不敢妄加揣测。

    正惴惴不安之时,高坐龙椅的昭宗缓缓开口道:“朕,近日来身体抱恙,无力处理朝政之时,由—”

    停顿间,满朝文武,屏息凝神。

    “太子,代为监国。”

    似乎是意料之中,趁着其他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赵砚立刻从旁边蹿了出来,朗声领旨道:“儿臣遵旨—”

    满朝大臣心底都炸开了锅,尤其是皇后那边的势力。怎奈何皇后此时不在,众人没有主心骨,且挑不出任何太子的错处,一切看起来都是名正言顺无法反驳。

    和周玦平行的裴中轩,几乎是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往他们这里剜了一眼。

    “众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见四下无人启奏,昭宗便准备退朝。按照自己的身体情况,能坐着撑到现在已经是不容易了,现在只想赶紧回去。

    “退朝吧。”

    一声令下,他的精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众臣跪送他离开,心下跟明镜似的:

    今日强撑着来到朝堂的目的,也就是扶正朝廷之风,由太子名正言顺地代行监国之职。

    下了朝之后,三人站着围齐了一道墙,静静堵着赵砚。

    赵砚本也就要去找他们,眼见的被三个人堵在这,不免有些尴尬,摸着鼻子眼睛四处瞟。

    “殿下,最近有何贵干啊?”

    周玦首当其冲,语气懒洋洋的,漫不经心问道。

    “啊……咳、嗯,最近……最近、最近病了,对,病了几日,倒是,和你们有几日没见了,哈哈。”

    赵砚笑着(尴尬)(摆了摆手臂)(仰头看天)(目光回神)(坚定点头)

    “怎么,想我了没?”

    眼见的情况不太妙,赵砚赶紧想着转移话题。

    宇文嘉煜早已看透一切,知道太子定然有事情瞒着他们。正好迎着阳光有些刺眼,眼睛便咪了起来。

    可不巧,赵砚看到这眼神,越发有一点点心虚。

    但他大宋太子是何许人也,心有惊雷而面若平湖,淡定、淡定。

    “今日上午也许是本太子最后的闲暇时光了,大家去我东宫吃个饭吧。近日你们都辛苦了,我犒劳犒劳你们。”

    陈文川一开始没想通赵砚和宇文嘉煜的神情为什么那么奇怪,但是听到有饭吃,便乐呵着答应了。

    谁知周玦突然张开手横在前,怪声怪调道:“哎,殿下,可不敢叨扰东宫的厨子。您贵人忙,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可不敢耽误您。只是我既然担了太傅这个名头,便要称职。”

    这话让赵砚心头一紧。

    “近些时日,臣有些疏漏,忘了指导殿下的课业。如今将功补过,亲自监督殿下习完魏征策论。”

    赵砚立马慌了,用胳膊揽住周玦的肩膀,单独拖去一边又着急又压着嗓子悄声说道:“我知道错了,我、我回去就跟你们说好吧?魏征策论我背不完啊!你别告诉我父皇,我也不告诉我父皇,如何?”

    周玦心里暗爽,拿捏这太子还不是简简单单?

    敏而不好学,人尽皆知。

    陈文川虽然想吃这顿饭,但是听周玦的语气,又隐隐约约猜到这其中有些事情,也不敢随便乱问。

    听太子如此承诺,周玦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于是转过头去,笑着道;

    “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东宫吃顿便饭吧。”

    此时林琅还在史馆勤勤恳恳打工,如果让她知道了周玦在东宫吃好的,怕是要摔笔。

    这些时日她都和戚容在一起度过,姑姑偶尔来看看她,给她带一些新鲜的吃食。但姑姑本来就公务繁忙,来看她的机会自然少之又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