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75558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如日方升 如夜将暗
A- A+
    天空飞来信鸽,被周玦稳稳接在手中,看了一眼脚环,确认是东宫的信鸽。

    “朝中风波已平,所称证物系伪造,杜仪官降三级发配通州,今戌时醉仙楼。”

    看着信笺上娟秀的字迹和文字,周玦的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回书房落墨二三聊表感谢,便放回了信鸽。

    但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林琅的腿伤还没好,周玦出面替她告了假,这几日也歇在家中,但不安分的很。

    “官人,你下次和太子殿下见面可以带上我吗?”

    “怕是不妥啊……”

    林琅闻言,便不再作声,待周玦回头一看,居然已经落下了泪。

    周玦立刻慌了,用手拂去她眼角的泪珠,着急道:“带你去带你去,只是太子面前,怕你失仪得罪罢了。”

    在史馆的木板地上跪了两个时辰,膝盖跪肿了都没哭,这一下真的让周玦生出了几分愧疚。

    娘子也太关心自己了……

    当日亥时,赵砚的小厮已经候在了醉仙楼门口,见周玦携夫人到来,先是有几分诧异,但还是把他们带进了赵砚的雅间之中。

    “见过太子殿下。”

    夫妻二人双双行礼,赵砚也愣住了。

    林琅的身形容貌,不知为何,看上去如此眼熟,如此亲切。

    意识到有些失态,赵砚起身合袖道:“不必多礼,论辈分,我该唤一声三姨。”

    毕竟是太子,和自己不熟,又是林霁的官人,林琅还是恭恭敬敬地说:“奴家今日贸然到访,实是不放心我家官人,殿下莫要见怪。”

    其实是想借机警告赵砚,不要忘了今日并肩之义与扶持之恩。

    毕竟他也是造成周玦悲惨结局的始作俑者之一,不得不提前熟悉一下好设防。

    “久闻探花娘子素有才名,心怀大志,还入了史馆,倒也不妨听一听女儿家的意见,”赵砚为林琅倒好了茶,笑着伸手示意入座:“毕竟我也是借你的官人为我做事。”

    “殿下取笑了,人皆能有志,却未必皆能有义,殿下救我家官人于水火,足见高义,必能和官人走的更远。”

    “那是自然,汴京之中势单力薄,互相扶持都是应该的。”

    林琅心中不屑,说的这么好听,干的事却是禽兽不如。

    与这小女子聊完,赵砚便看向了周玦,挑眉做了个小鬼脸,暗示他家夫人可真厉害。

    周玦暗笑,但很快回到了正题上,谈到了陛下接下来的安排。

    赵砚觉得有些不妥,眯了一下眼。

    “能在你夫人面前说吗?”

    “她不是外人。”

    见两人眉来眼去,林琅也知道是为什么,喝了一口茶开口道:“殿下多虑了,我与能议政的男子并无不同,况同在朝为官,多个人多份力,我也能助一助殿下。”

    赵砚不再有意见,于是和盘托出了父皇跟他说的话。

    “父皇坚持要变法,充实国库,扫除奸佞,力争扳倒姜乾这颗大树。”

    林琅脑中“叮—”的一响,触发关键词了。

    “陛下可有实策?还是让我们来做?”

    赵砚摇了摇头,叹道:“难就难在这里,父皇病重,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制定良策,还需太傅亲自把关。”

    “但父皇说,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会帮我们扫除障碍。”

    言下之意,提供权力支持。

    若有皇权兜底,倒也不难办,就是得罪人罢了。

    周玦眉头紧皱,他当然知道陛下是为了给太子铺路,自己极有可能成为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且要搬到太师,哪里是什么容易的事。

    那又如何,读书人,争的是青史留名,而非快活一世。

    “殿下,我明白了。这几日请仍替我告假,避免风波,其余的我来处理。”

    “多喝几杯吧,以后不一定能经常这样喝酒了。”

    以后可能也没这么平静了。

    林府

    林峻和明知华正坐在饭桌上吃着饭,两人都忧心忡忡,各怀心事。

    明知华给林峻夹了一筷子菜,叹道:“官人,你这几日也不上朝,也不知朝中情况,太子那边怎么样了,要不明日上朝去吧?”

    林峻眉头紧蹙,皱成川字,放下了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现在身份太敏感,唯有称病不出才能不被挑到错处,保一时平安。”

    明知华一开始打的一手好算盘,女儿嫁给了三皇子,也顺利成了太子妃。这事情太顺利果真是不好,这一下子太子和林琅的官人都成了全朝的众矢之的。

    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原先都是好亲事,现在却成了催命的玩意儿。好则大富大贵,坏则牵连九族,真真每天提心吊胆的。

    明知华闻言也不能再说什么,纵她似海心计,筹谋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