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处处皆有衙役看守,院内森严的很,许月落下了马,却被院子里一抹绛色晃了眼,女子听闻有足音,偏眸回首,瞧见他的一瞬飞速亮了下。
“殿下。“女子的嗓音脆生生的,一分欢喜也唤成了十分。
许月落脚步微顿,李焓迎了出来,刚好听到这一句,解释道,“唐大人是案件的第一发现人,我特向陛下请旨,将她调到大理寺协助此案的办理。“
许月落于是侧眸去看跟在身后的女子,正正对上那双澄澈透亮的眼睛,似乎就是为了等他这一眼。
进了屋子关上门,李焓放松了一点,招呼着许月落坐下,又看了唐星沈一眼,琢磨不准她的定位。
唐星沈倒是自觉,主动说道,“殿下,是我私下给李大人传了信,说服他将我调到了大理寺。“
从唐星沈正对着站在许月落面前开始说话,许月落就一直蹙着眉,看得李焓心里暗焦。
“你有伤在身?“世子爷终于开了口,问的却是这么一句。
李焓一懵,唐星沈老实道,“前日晚上归家途中遇到几个宵小,他们打不过我,但跑的很快,没来得及抓活口。“
许月落简直要被气笑,他抬了抬眉,温声道,“伤口恢复的如何了?“
“皮外伤,已经上过药,再有两日便可结痂。“
李焓终于从一来一回里拼凑出完整的信息,他怒不可遏,“怀家人竟然敢把手伸的这么长。“
许月落冷哼一声,寒意昭昭,“垂死挣扎罢了。“
李焓一抖,就听许月落又道,“我会让十七重新跟着你,他们欠你的血债,我也一定替你讨回来。“
唐星沈有点愣,直觉告诉她许月落这句话定有深意,但她不去探究,笑着应好。
当了够久背景板的李焓终于要掀盆,他笑眯眯地建议,“殿下,先让唐大人来汇报案情吗?“
唐星沈点了点头,开始仔细叙述。
”殿下,三日前的子时一刻,我带队巡城时在城中闹市区发现了一车生丝,质地约是徽地所产,车上附有字条和半本暗账,皆已交由大理寺。我被调任大理寺后曾再次回到案发地,在地上发现了火油,于是折返,果然在车架底层发现暗格,其中满是火油。我又勘察地形,在不远处的一座阁楼靠窗处发现了新鲜的磨损痕迹,应当是箭尾抵在那里留下的。行事虽在晚上,但我猜测那人白天应当是去那茶楼观测过的,于是盘问了茶楼的掌柜,可惜那是闹市区,茶楼往来人流密集,没有人见过那人。“
许月落颔首,“继续说。“
”对方种种举动,似乎都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我猜测,如若这件事没有被揭到门面上,对方立刻就会点燃火油,或者做出更出格的事。“
”唐姑娘,你可有字?“
”我还未及笄,未曾有字。“
”那我便唤你星沈,可否?“
”但凭殿下。“
”星沈,案发处就在顺天府东侧,调动人手不过一刻,你却偏偏遣人去报三条街外的大理寺,既然信我,说话不妨实一些。“少年剑眉星目,实在是一副很难让人生疑的好模样。
许月落问的随意,李焓稍微一想,倒也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你一早就察觉出此事背后的意图,甚至是隐藏更深的内幕,只是你选择帮他们一把,我能问问为什么吗? “
唐星沈直视许月落,忽然抬手躬身要拜,被许月落先一步稳稳托住小臂,少年的眼眸忽然拉近,近到她可以看清澄澈湖面飘荡的春光,隐隐散着晶莹的热气。
星沈的呼吸下意识停了一瞬,她慢慢收回手站直,心口一团温热的感知愈发明晰,她坚定道,“殿下,我幼时曾随母亲间居乡野,深知课农事桑不易,星沈想替徽州农工向殿下讨一个公道。“
星沈离开后,许月落看向李焓,问道,“之恒,星沈何时与你联系的?”
“事发的第二日。”
“什么时辰?”
李焓蹙眉,仔细道,“辰时。”
“怀瑾可曾与你提过什么?”
李焓犹豫着这个头是点还是不点,最终还是理智占了上风,他摇摇头,许月落没流露出什么情绪,只提点了一句,“星沈有自保之力,更兼良善聪慧,她在你手下做事,你当有分寸。”
“我明白。”
李焓心底叹口气,顾劼性傲,只瞧得上有本事之人,故而违逆许月落的意思,存心想试探唐星沈,此次是唐星沈自身强劲,若换了他人,难保酿出祸事,许月落分明猜出顾劼所为,还要刻意提起,便是要他私下劝诫一二。
许月落见李焓面色,便知他懂了自己的意思,也不再多留,李焓目送他离开,又想起方才言辞利落的姑娘,不禁感慨,“人间英才,多出少年啊。“
事发五日,丞相明则突然回京,还于朝堂上向陛下谏言,由户部尚书高阔前往徽地彻查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