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934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燕雀
A- A+
    老师很可能会在明日早朝,向陛下递交宋长鸣违反律法的证据,陈述罪状。

    如今父亲不再京都,郡公府上朝的唯有二叔,他在朝代表的是宋府的态度。

    “去二房说一声吧,宋长鸣目无王法,宋府不可能同流合污。”她侧首对青芷道。

    紫芸却考虑到其他,略有顾虑:“宋族有不少在朝为官的,他们要是回护……”

    宋媮却是不在意,叫人先摆晚膳,等青芷回来了刚好可以一起吃。

    “只要二叔坐上观壁,他们也不会轻举妄动。

    “更何况,宋族算什么,”宋媮坐下,紫芸帮着往桌上布菜,“蒋相门生才称得上遍布朝堂。”

    蒋家和林家拉锯快两个月,陛下自岿然不动。

    赵霁这段时日更是规规矩矩,见她与宋长鸣有来有往,他只管隔岸观火。

    大概是容妃特意交代过,让他韬光养晦,她的继后之位不过探囊取物。

    “她还是这般底气十足。”宋媮笑而叹道。

    第二日午时,细雨绵绵密密浇透着整座院子。

    宋媮难得清闲,站在书房桌案前练字,方才落笔。

    廊上传来脚步声,不若青芷轻匆,不若紫芸稳重。

    “什么事?”宋媮执笔,抬头扬声问。

    侍从的身形半透在门外。

    “二老爷叫奴婢来传话:‘御史陈大人参宋族长及京都宋族贪污受贿,私盐受利。

    ‘宋长凭大人大义灭亲,少府监正监穆大人恳请彻查,大理寺卿当殿领受此案,陛下指御史台监察。’”

    “知道了。”她应了声,不慌不忙地写完一篇字。

    接过紫芸递来的油纸伞,宋媮仰头,伞褶子被慢慢撑平。

    她提起裙摆小心避过水洼,走出院门。

    渭水边水汽氤氲,上次来时柳树枝桠尚且枯槁,如今已生出嫩绿的新条,被雨水浸得湿答答垂于河上。

    宋媮站在堤上看了会儿那几抹水润的新绿,才循着记忆走进熟悉的巷子里,站在角落中收伞对着那道院门等着。

    雨天少有人出门,尤其是这种早晨一起来就发现外头湿漉漉的天气。

    院门外的巷子里静悄悄的,院子也毫无动静,院门孤立等待着人上前扣响。

    宋媮摸伞准备上前去看看,抬头伞正展到一半,见屋顶不知何时冒起缕缕青烟。

    那一瞬间她想起青音楼,几乎是以为又有人放火,望着屋顶疾步走出屋檐下,视角一转发现是烟囱。

    她松下一口气,退回去守了一会儿,直到烟囱里也不再冒烟了,才开伞离开。

    日后便不来了,青石板路滑,她一边小心翼翼的抓着地走,一边想。

    细雨下下停停,到傍晚彻底方休,青芷今日一天都在外办事,回来时错开晚膳,好在紫芸早就为她备下。

    狼吞虎咽般吃完,青芷马不停蹄的开始报着今日她出门的成果。

    “穆清伤得挺重,卧床三个月少不了。他那别院管的挺严,暂时找不到塞人进去的机会,我再想想办法。”

    说到此处,她望向宋媮:“姑娘要亲自进去吗?还是由我进去探探情况便妥。”

    紫芸没想到宋媮竟是有意亲自进外院,她皱眉觉得风险大了些,又不好冒然开口劝说。

    宋媮沉吟,问紫芸最近府中有其他的事吗?

    紫芸一怔,恍然道:“还真有!二房那边月底准备办饯春宴。”

    “宋族长才下狱,月底办宴会?”青芷惊了,“还真是一点都不避讳啊。”

    “饯春饯春,前几个月在皇后丧期边儿上,后五月又是毒月,只能在这月底办了。”紫芸解释道。

    “不消说,”她凑近两人低声又道,“二房那边有丫鬟说,二夫人急着给两位姑娘订亲事,这宴饮也是相看。”

    宋媮颦蹙:“若我没记错,大姐和二姐都不过碧玉年华。我朝礼法有定,女子十八舞象,男子二十弱冠,成两姓之好。”

    紫芸青芷齐齐看过来,笑了。

    “是我忘了,姑娘上京四年实则没碰上过几场婚嫁之事。”紫芸忍俊不禁。

    青芷见宋媮颇有几分不明所以的茫然,笑着解释。

    “律法是如此,但京中人家凡姑娘及笄的都该定下婚事了,二夫人急也是情理之中。”

    三人正说着,院子里有人提着灯笼叫人:“紫芸姑娘!宋家家仆求见!”

    紫芸慢慢站起来,茫然低头看向坐着的宋媮:“啊?”

    往屋外一看,天色昏暗,正是昏定之时,宋媮叫青芷先回房歇息,自己等着紫芸回来。

    “宋家出事了?”

    紫芸手里拿着封信,闻言摇头:“那仆从不是宋家的,是族里的。”

    族里的,宋长鸣?

    大理寺查案,将京城宋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