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阿里天文台的观测室内只有计算机运转的轻微嗡鸣。
林坐在屏幕前,眉头紧锁。她已经连续工作了六个小时,但眼前这组数据依然让她无法移开视线。
**“这个信号……不对劲。”**
屏幕上,一组来自深空的电磁波信号呈现出规律的脉冲特征,既不像已知的脉冲星,也不像任何自然天体可能产生的波形。
“还没睡?”
门口传来燕子带着困意的声音。她披着林的外套,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揉着眼睛走过来。
“你怎么醒了?”林下意识伸手扶她坐下。
“你不在,我睡不踏实。”燕子打了个哈欠,凑近屏幕,“发现什么了?”
林犹豫了一下,指向那组波形:“这个信号……像是人为的。”
燕子瞬间清醒了:“什么意思?外星人?”
林摇头:“更可能是某种深空探测器或者卫星干扰,但……”她调出星图,“这个方向没有已知的人类航天器轨道。”
燕子盯着屏幕看了几秒,突然笑了:“说不定真是外星人呢?那你就名垂青史了。”
林无奈地瞥了她一眼,但嘴角微微上扬:“去睡吧,我再核对一遍数据。”
燕子没动,反而靠在她肩上:“我陪你。”
林没再赶她,只是轻轻调整姿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
---
第二天清晨,燕子独自去附近的藏族村落买早餐。
阿里高原的日出壮丽得令人窒息,金红色的阳光洒在雪山顶端,像是点燃了一簇圣火。她拄着登山杖慢慢走着,右腿已经比刚来时有力许多,但长途行走还是会隐隐作痛。
村口的老茶馆里,一位藏族老人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摆着一碗酥油茶。他的眼睛浑浊却深邃,像是看透了世间万物。当燕子经过时,老人突然用生硬的汉语开口:
“姑娘,你的腿受过伤。”
燕子一愣:“您怎么知道?”
老人笑了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风告诉我的。”
燕子觉得有趣,索性坐到他旁边:“那风还告诉您什么了?”
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块暗红色的石头递给她:“戴在身上,能保护你。”
石头入手温润,表面刻着繁复的纹路,像是某种符文。燕子正想道谢,老人却已经起身离开,只留下一句话飘在风里:
“当星星坠落时,记得闭上眼睛。”
---
回到观测站时,林的脸色异常严肃。
“怎么了?”燕子把早餐递给她。
林把手机推过来:“你看。”
屏幕上是一封邮件:
**“尊敬的燕子女士:**
**基于您在康复领域的潜力表现,国家体育局诚邀您加入‘运动员伤病预防与康复’项目组,担任实习教练。工作地点:北京。入职时间:10月1日……”**
燕子的手指僵住了。
北京。
十月。
那正是她们原定离开西藏的时间——但如果她接受这个邀请,就意味着林要独自回南京完成学业,而她们将再次分隔两地。
“你……怎么想?”林轻声问。
燕子抬头,对上林平静的目光。她太了解林了——那看似冷静的表情下,藏着的是一颗已经为她做好所有让步的心。
“我不知道。”燕子把手机放下,“这是个好机会,但……”
“但什么?”
“但我答应过要一直陪着你的。”
林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燕子,记得我们说过什么吗?”
“什么?”
“不要为了‘成全’我,而放弃你自己。”
燕子鼻尖一酸,别过脸去:“那你呢?你会跟我去北京吗?”
林没有立刻回答。
这个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她的研究、她的导师、她尚未完成的学位,全都在南京。
---
那晚,她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吵架。
“你可以推迟一年再去!”林的声音罕见地提高了,“等我把论文写完,就能申请北京的博士后——”
“那如果一年后他们不需要我了呢?”燕子打断她,“林语晴,不是所有人都有你这样的天赋和机会!我只是个靠体育特长吃饭的人,现在连跑都跑不了,除了这次机会,我还能抓住什么?”
林像是被刺痛了一般,脸色瞬间苍白。
燕子立刻后悔了:“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
“不,你是对的。”林的声音冷了下来,“我太自私了。”
她转身走向观测室,留下燕子一个人站在房间里,拳头攥得生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