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68390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箫人玉
A- A+
还恩于故土,如此,才对得起我金氏先祖的贻谋啊。”

    等云海尘三人坐下之后,金永瑞才记起自己的外孙还在这儿,便对云海尘道:“噢,这是老朽的外孙,名唤金照古,这孩子从小就没有规矩,但心底却纯良,方才若是失礼唐突了大人,大人只管教训便是。”说罢又对金照古轻斥道:“古儿,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给御史大人倒酒赔罪!”

    金照古虽然不把旁人当回事儿,但对自己外祖父的话却言听计从,随即不太情愿的给云海尘倒了杯酒,又给自己斟满:“云大人,燕大人,方才是草民莽撞了,还请大人勿怪。”

    方才他是对燕鸿云无礼,此刻说是赔罪,却连正眼都懒得看燕鸿云,可见这金照古不仅是没规矩,而是嚣张跋扈惯了,恐怕说他是州党的乡霸也不过分。

    毕竟初来乍到,况且这金照古又没什么过错,因此云海尘不能开罪人,他压下心中这些念头,脸上瞧不出半点儿端倪,端起酒杯说:“金公子言重了。”说罢一饮而尽,算是给足了他祖孙二人的面子。

    这场面可谓是其乐融融,燕鸿云在一旁开怀的调解气氛:“好啊!官民和洽,看来御史大人在我兴平县的未来一段时日,又要留下一段喜闻乐见的佳话啊。”

    金永瑞似乎也对云海尘的行为极为满意,他招呼几人动筷,席间几人饮酒畅谈,聊的倒也算轻松。

    只是云海尘有些纳闷儿,这金永瑞既是本县耆老,又让燕鸿云一个县令都要敬让三分,自己一个远道而来、过几个月就要返京的御史,何至于他这般破费的设宴结交?难不成是有夤缘之意,想让自己回京之后,为他外孙谋个一官半职?

    念及此处,云海尘倒也不多言,只慢悠悠的吃着,等着看这祖孙二人究竟存了什么心思。

    酒过三巡,金永瑞却一直只是同他聊些闲话,丝毫没提什么谋官的事,云海尘觉得自己先入为主了,不应当对这祖孙二人心怀成见,便渐渐的不再多想。

    一直这么吃喝,金照古耐不住性子觉得无聊,便问金永瑞:“外祖父,孩儿有些醉酒,唯恐在席间失态,想出去透口气,可以么?”

    “没规矩!”金永瑞叱责道:“县令和御史大人都在,今日你我二人是东道主,怎能提前离开!”

    金照古一听这话,不悦之色立马挂在了脸上,燕鸿云见状便替他解围:“嗐,不打紧、不打紧的,金公子不胜酒力,让他离开片刻不碍事。”

    燕鸿云这是给他找了个台阶,金永瑞便顺着下来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外孙,他还是极为宠惯的:“既然县令都这么说了,那你就去吧,记得快些回来!。”

    “知道了。”金照古脸色不善的扔下这么一句话,起身就不耐烦的离开了。

    “这孩子!”金永瑞在人前还是要做出一副严加管教的样子:“回府后得好好让西席先生教教他规矩!”

    “呵呵呵,”燕鸿云打圆场:“金公子不拘小节,与那些只知死守规矩的书呆子不同,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金永瑞摆了摆手,仿佛不吃这一套似的:“什么大有作为,燕大人太高看犬子了。”

    他们双方这么说着客套话,云海尘和归庭客时不时的接上一两句,这等虚与委蛇的场合实在让云海尘觉得不自在,他现在满心只想着赶紧吃完这顿饭然后赶紧离开,但燕鸿云和金永瑞二人却丝毫没有尽兴的意思。

    眼看着桌上的酒空了一杯又一杯,菜色也是重新换过了一半,不知又过了多长时间,金照古却一直没有返回,金永瑞这个做外祖父的先开口责骂:“古儿这孩子,真是被老朽骄纵坏了!这都出去多长时间了,怎么还不知道回来!”

    “不妨事不妨事,”燕鸿云乐呵呵的给金永瑞添酒,他一个朝廷任命的县令,丝毫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毕竟是少年心性,随他去便是,况且本官和云大人也不会介怀。”说罢还看了看云海尘,似是等着他开口附和自己。

    云海尘决心下次再不接受任何人的宴请,刚要随意敷衍过去,却听得外头突然吵嚷起来。

    “出事了出事了!”听上去像是女子的惊呼,还有三三两两的人疾步的声音。

    “来人呐!报官!快报官!”随着外面的叫嚷声越来越大,云海尘敏锐的听见了“报官”二字,受职责驱使,他当即对屋内的二人说了声“失陪”,随后急急起身带着归庭客走出去了。

    一到外面他便瞧见了相隔不远处的房间外挤满了人,云海尘即刻道:“你出去吩咐下去,让咱们的人守好这座酒楼,未曾经官府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离开!”

    “是!”归庭客领了命令,飞身便往酒楼外而去。

    云海尘疾步走向对面:“发生什么事了,何人要报官?”

    人群中有一个穿戴不俗的女子,面色惊慌的指着紧闭的房间门道:“里面……里面有人在欺辱……欺辱……”

    她似乎不知这话要如何开口,而与此同时,房间内却传出低哑的求救声,没有大声叫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